|
二龙片区有二龙、石滩两个镇,属高山峡谷地貌,一直都是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区域。截至目前,片区共有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51处,其中滑坡42处、崩塌9处,受威胁群众286户746人。我们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属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健全防治体系,采取多种举措压实防灾责任,筑牢基层防线,成效显著,实现连续三年地灾安全“零伤亡”。 
全面巡查,织密风险隐患“监测网”。我们坚持将隐患排查作为地灾防治的第一道关口,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实行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例如,在一次连续强降雨期间,我们逐村排查,发现宝城宫村一农户屋后一块大石被大雨冲刷得摇摇欲坠,随时有崩塌的危险。险情就是命令,我们立即向属地党委政府领导报告情况,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人员转移安置。在多次劝说老人仍不愿意撤离的情况下,安永茂同志主动背负老人撤离。第二天再次核查时,大石已崩塌,砸中原居住的房屋,所幸人员已提前转移,未受到伤害。 精准防控,构建人技结合“防护墙”。采用“技防+人防”相结合模式,片区内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26处,建立了“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农户”四级联防体系,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开展了监测员培训、应急演练、“一表两卡”上墙、点对点“白天+夜间”模式演练等工作。 果断避让,畅通生命至上“转移线”。严格落实“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三让原则和“强降雨、异常险情、险情判断不明时”三个紧急撤离要求,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重点关注“空心村”老、弱、病、残人员的转移。今年以来,片区共转移群众40余次,做到应转尽转。如解元社区蒲必忠屋前滑坡,受威胁群众3户7人,遇连续强降雨险情不明时,群众不愿转移,监测员果断采取把农户的被褥等生活用品带到安置点的方式,引导农户到安置点居住。 科学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存量库”。对于短期内难以实施搬迁、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我们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消除隐患。近三年来,已治理隐患点5处,2025年已纳入治理的有6处。 有序搬迁,筑牢长治久安“安全基”。2024年实施国债资金项目搬迁,全市搬迁任务110户。为确保国债资金项目顺利完成,我们主动挑起重担,逐户开展摸底调查、政策解答、分户研判,加班加点与农户沟通协调。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搬迁71户,占阆中市总任务数的65%。 防灾减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绝不能松懈。当前正值汛期,二龙自然资源所将严格贯彻落实局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主动配合属地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坚决抓好地灾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