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扇摇出振兴风,乡音共话文化魂。2025年7月18日,西华师范大学“文脉乡承·筑梦振兴”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阆中市田公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文脉传薪,阆苑流芳”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团队通过文化宣讲、非遗漆扇制作等丰富形式,让千年阆中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化身 “文化讲解员”,用图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将阆中的历史文脉娓娓道来。从三国时期张飞镇守阆中的忠义传奇,到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制定《太初历》确立春节的历法智慧;从巴蜀文化里因地制宜的居住哲学,到保宁醋、丝毯等非遗技艺在乡村振兴中的新发展…… 一个个生动故事让村民们听得入神。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是能握在手里的生活记忆。” 随着这句话,最受欢迎的漆扇制作体验环节拉开序幕。素面漆扇、漆扇颜料整齐摆放,村民们跃跃欲试。在团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亲手选扇、挑色,从小心翼翼的试探到大胆创意的挥洒,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逐渐成型。“你看我这把漆扇像不像嘉陵江?”村民们相互展示自己的漆扇,互相交谈,互相欣赏作品,打趣自己成了“艺术家”,欢声笑语充满整个田公社区,非遗技艺在指尖流转,文化记忆在心中扎根。
活动间隙,团队成员还走进村民家中慰问,为老人送上日用品,在拉家常中倾听大家对文化生活的期待。驻村干部表示:“这样的活动把文化课堂搬到社区,既丰富了老人的生活,又让非遗‘活’了起来,真是暖到了心坎里。”
此次实践活动,让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让非遗技艺从传说变为体验。西华师范大学的学子们用青春力量架起文化传承的桥梁,未来,团队还将继续在田公社区开展系列活动,让乡村文化振兴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持续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