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编织的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希望之网;一点一滴,落实的是“民生微实事”,托起的却是残疾人群体稳定的幸福生活。 
7月2日,市政协副主席欧小彬带着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怀,专程到阆中市残联,深入调研“民生微实事”工作推进情况,实地了解书院街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与迎恩街“阆苑善坊”项目提升工作。此行不仅是一次督促检查,更是一次为残疾人就业保障服务“提质增效”注入信心与力量。 
“小实事”承载“大民生”。在书院街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品种多样的毛绒手工艺品和专注工作的身影,无声诉说着“微实事”的潜在能量。欧小彬详细询问产品销路、收入情况、工作环境,对残联及相关单位紧贴需求、精准发力,推动“微民生实事”落地有声、成效斐然给予了高度评价。看到残疾人员工们脸上洋溢的自立自强与满足感,欧小彬动情地指出:“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都能通过劳动赢得尊严、融入社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温暖的实事。” 
面对基地负责人和员工代表,欧小彬对基地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一要坚持以市场为舵,行稳致远。要敏锐捕捉市场脉搏,建立更稳定的原料供应与销售渠道,让‘巧手’编织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可持续的幸福生活保障网。二要加大岗位扩容,就近优先。切实加大招工力度,优先吸纳本地残疾人就业,让‘饭碗’就在家门口,让‘就业路’不再遥远。三要注重品质匠心,服务贴心。要以工匠精神打磨产品品质,用真诚服务赢得市场口碑,建立完善的售后体系,提升客户信任度和复购率。四要务求安全至上,尊严为本。安全生产是底线红线,必须万无一失,为残疾人创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同时,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让劳动的尊严感充盈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 走进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迎恩街“阆苑善坊”项目基地,欧小彬仔细了解规划布局、产品定位和建设进度等。她强调,这个项目是残疾人就业增收的新平台、新希望。一要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项目推进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这项惠及残疾人的重点民生实事按时、高质建成投用,尽快惠及更多残疾人兄弟姐妹。二要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加大产品创新研发投入,鼓励技术突破,开发具有独特地方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的‘善坊’产品,避免同质化,打造核心竞争力。三要坚持人才强基固本。既要引得进‘凤凰’,更要留得住人才。建立有吸引力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特别是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为项目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四要坚持品牌营销赋能。要积极主动拥抱市场,讲好非遗品牌故事,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拓展直销、定制等多元渠道,着力提升‘阆苑善坊’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 在调研现场,阆中市残联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此次调研要求。一要着力破解就业创业难。瞄准痛点,精准抓培训,打包政策给支持。二要织密织牢权益保障网。抓实抓细,盯紧不放松,保障权益无死角。三是保障项目落地惠民生。推广好项目,快办微实事,让温暖直达心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