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日清晨,雏鸟留守巢中,等待成年鹭鸟带回食物。“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意画卷映心田。”在阆中市柏垭镇羊鹿村冯家湾的一座小山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鹭鸟。 
2025年5月2日清晨,成千上万的鹭鸟栖息在一座小山上。 春夏之交的清晨,东方既白,醒来的鹭鸟发出“咕咕”的叫声,越来越响亮。春天刚孵化出的幼鸟羽翼渐丰,嗷嗷待哺。成年的鹭鸟陆续飞向远方,外出觅食。黄昏时分,天色渐暗,陆续归巢的鹭鸟“扑啦啦”在小山头盘旋,偶尔发出清亮的啼鸣。慢慢地,喧嚣湮没在越来越沉静的夜色里。 

2022年4月26日清晨,朝阳里树梢鸟巢密布。 不远处,G75高速公路上车辆疾驰。山脚下就是村庄。鹭鸟们跟村民一样,安然自得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每年开春后,鸟儿就飞回来。秋后气温变凉,大多数鸟儿又飞走了。”77岁的村民冯廷明介绍,鹭鸟们在他家门口的这座小山上安家落户已有20多年。最初鸟儿并不多,随着生态环境变好,近些年几乎栖满了大半个山头,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鹭鸟天堂”。 
2025年5月2日清晨,鹭鸟栖息在树梢上,仿佛在眺望远处高速公路上疾驰的车辆。 2022年4月25日黄昏,一只归巢的鹭鸟在天空盘旋。除了林木茂盛、食物充足,村民们自发地爱鸟护鸟,也是鹭鸟在此安心栖居的主要原因。“起初有人偷偷摸摸来打鸟,总被警觉的村民发现,大家就齐心协力把这些人撵走。”冯廷明说,慢慢地,再也没有人敢骚扰鸟儿们。以前,村民家有红白喜事放鞭炮,鸟儿也会受到惊扰,后来就“见怪不怪”,一点都不害怕。环境好不好,鸟儿来“投票”。 2023年4月20日清晨,羽翼渐丰的雏鸟站在树梢“开早会”。2025年5月2日清晨,合欢树上的鹭鸟妈妈呵护着幼鸟。近年来,阆中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6.91%,境内的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阆中国家森林公园、阆中古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多项绿色“桂冠”,不仅让更多的野生动物栖息繁衍,还带动了当地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