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6|回复: 0

落下、地中与《太初历》之谜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31
发表于 2024-4-23 17: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在汉代前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他创制的《太初历》被汉武帝采用并正式颁行,因此落下闳被称为“天星。

”落下闳的创造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创造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理论中的“浑天说,”杨雄《法言·卷十》载:“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所谓“落下闳营之,”就是指落下闳开创了这一学说;二是创制了利用水力旋转的浑天仪,这就是所谓的“于地中转浑天”;三是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采用以十月为岁首的《颛顼历》,汉初百余年继续使用,但很不准确,以至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的现象。
图片
落下闳参酌日蚀周期,以八十一分法取代了过去的四分历法,创造了比较准确的《太初历》。日本人新成新藏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时曾经指出:“前汉武帝太初元年之制定历法,是中国天文学史上当特书大书之事迹也。”《汉书·公孙弘传赞》称赞落下闳的天文律算“后世莫及,”这的确是古代巴蜀的天文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写下的光辉一页。
2004年9月16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落下闳星,成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的第16位中国著名科学家;2018年,落下闳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落下闳,阆中人,巴賨后裔,历史典籍对落下闳的事迹记载得很简略,但又很明确。《史记·索引》载:“落下闳隐于落下,于地中转浑天”;《史记·历书·索隐》引《益部耆旧传》载:“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也。明晓天文,隐于落下。武帝征待诏太史,于地中转浑天,改颛顼历作太初历,拜侍中不受,”《华阳国志》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在封建社会里,巴賨民族属于少数民族,是蛮夷的一部份,在历代历史典籍里,被称为“板楯蛮”或“西南夷,”是不入流的草根民族,落下闳以一个蛮夷的后裔隐于阆中的落下,却能够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图片
世人一般认为他应该是一位超人或者天才,其实不然,落下闳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来源于阆中这块古天文圣地文化沃土的涵养,来源于巴賨祖源伟大文化人格的涵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个玄机。
图片


第一,落下闳隐居的地方就是巴賨先民(巴巫)一个重要的古天文观测点。典籍“隐于落下,明晓天文,”这句话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落下”是一个地名称谓,本意当指聚落,或村落。
落下闳是巴賨后裔,他隐居的落下当然就是賨人聚居的干栏中心聚落。落下也指一般賨人居住的聚落。如:“下里巴人,”下里是一般巴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就成为一般巴人聚居的代名词。
因而,落下闳也用他隐居聚落区的落下为姓。再如,巴賨圣贤鹖冠子喜欢头戴用鹖鸟羽毛编织的帽子,他便以“鹖冠”为姓;战国时期的柳下惠因“坐怀不乱”而成为君子的典范,但“柳下”不是他的族姓,柳下是他居住的地名,便用柳下为姓。“隐于落下”还可解读为“隐于洛下,”“落、洛”二字通假,音义相通。
据乡人传说,落下闳隐居的聚落就位于大罗山系的洛阳山下。洛阳山正是大罗山(太和山)隐藏的“和氏主西方,以殷仲秋而候秋分之气”的中心候气点,是一个重要的古天文观测点。
图片
洛阳山所属的桥楼乡的“桥楼”二字,在巴蜀巢居文化的渊源里,也有着特殊的文意,“桥”通“谯,”都在宵部(桥:宵·群·平;谯:宵·从·平),二字通假。“谯”的本意是指瞭望台,“谯楼”的文意有两解,一是在干栏中心聚落区修建的高台,用以观象测星;二是在巴蜀巢居文化的渊源里,修建在险要栈道上的干栏建筑,悬虚不着地(下面空,上面住人,也就是所谓的高门意象),称为“桥阁,”或“桥栈。
”与桥楼相邻的河(和)楼乡也是这种巴賨干栏的文化遗迹。邻近的剑阁一名,也是因此种文意而得名。由此可知,落下闳隐居的洛阳山下,是一条连通剑门蜀道的古道,在这段要道的险要之处修建有桥栈和石栈(遗迹至今尚存),并在栈道旁建有桥阁,既住人也用于观象测星。
图片


第二,典籍记载落下闳“于地中转浑天”的史实,隐藏着一个重大玄机。
这个“地中”的含义有的学者解读为在水边转动浑天仪,其实这是一个误读,这里的“地中”实指阆中。据笔者长期研究得知,阆中是华夏古天枢天门,是昆仑虚的核心之地,又是天帝在地面居住的“下都,”是“太乙天枢”在地面的法象,简言之,就是“地中,”专家学者对此也有精当的论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黎耕、故宫博物院馆员清华大学博士后徐斌两位专家于2017年夏至日对阆中进行古天文实地观测后,在随后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尚未有任何一个古天文地理遗址有如阆中这样完美的天文地理环境。按南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天顶(指太乙紫微垣)之下为地中’的观点,阆中最具备作为‘地中’的条件。”两位专家的解读十分精当。
图片

浑仪图

笔者认为,典籍对“太乙天枢”的定义是“主气”之神,具有指事历法四时八节的作用。阆中是华夏古天枢天门所在地,阆山之间也就是一副鲜活的历象图,因此也具有指事历法四时八节的特殊功能。
邑里知名学者张万福先生在他的《华夏春节文化源头何以在阆中》一文中指出:“在天文学家们的眼中,‘地中’是天地时空的中心,也应该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中心,自然也是华夏春节起源的时空原点。”张先生的高论一语道出了阆中为“地中”的深层含义。
落下闳生长在阆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他奔走跋涉于阆山之间与河图、洛书的四象山林之间,如灵山、玉台山、黄华山、西岭环、洛阳山、云台山、方山、大仪山、五里台等处,在这些山林上观象测星,由此产生了顿悟,并激发出无限的灵性和巨大的创造力。
他又从阆水三面环绕城垣呈现的《太极图》动态模式中受到启发,并由此创制出了由水力驱动而旋转的“浑天仪,”还完成了《太初历》的雏形。
可以这样说,是天数在阆的古天文奇观及华夏古天枢天门的“地中”仙境涵养的深厚文化沃土成就了一代天星落下闳。
图片


第三,夏代的《夏小正》古历是《太初历》的理论源头。夏商周三代颁布的历法称为夏历、殷历、周历,史学家称之为“三正,”为什么把三种历法称为三正?原因主要在于三者之间岁首的月建不同。
图片
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
《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秦人称端月)为四月。
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始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2000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
从以上的记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三正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如:周历定十一月为岁首,为建子之月,这时候南北方广大地域都进入了寒冬时节,北方更是冰天雪地的极寒时期;殷历定十二月为岁首,为建丑之月,此时北方的严寒更甚,而南方的寒冬已开始消减;夏历定正月为岁首,为建寅之月,此时南方已进入春回大地的时节,而北方此时仍然是冰雪时节。
图片
从三正岁首的差别里人们会发出很大的疑问,既然是岁首,应当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时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殷历和周历为什么要把寒冬时节定为岁首呢?这实在令人费解。笔者认为,这与制定殷历和周历两种历法所处的中心观测区域有着直接的关系。
商朝和周朝的国都所在地和中心区域都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收获时节是春种秋收,粮食归仓的时节就已经是冬季了。在历法者的眼里,这也是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因而,他们便把建子之月和建丑之月作为新年的开端。
关于“年(岁)”的定义,古人认为,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载:“年,熟谷也。”殷、周两种历法定立岁首的原由大约与物候变化有密切关系。夏正以正月建寅为岁首,正是四时八节的立春之时,此时万物开始复苏,也是春播即将开始的时节,对于农事活动有着明显的指事作用。
同在中原地区,夏正岁首的月建为什么与殷、周两历的月建截然不同呢?要解开这个迷团,还得从夏氏族的兴起来寻找答案。笔者认为,夏氏族兴起于巴氏族(巴賨族),巴賨先民是夏王朝的重要依靠力量,巴巫当然也是制定历法的主要参与者,《山海经》里记载的“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巫为夏王朝主持男女生育事务)”就是一个实例。
关于巴巫是《夏小正》古历的重要制定者,我们还可以从《夏小正》与河图和洛书里找到一个清晰的证据。
《夏小正》把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全年共计360天。一年又分为30个节气,每个节气为12天,这与管子《幼官附图》所记的四季历法天数相一致,“春天八举时节,8个节气,96天;夏天七举时节,7个节气,84天;秋天九和时节,9个节气,108天;冬天六行时节,6个节气,72天,四季共360天。”河图四正位上的象数与《夏小正》和《幼官附图》上的四正历数也完全相合,“河图东方为八,南方为七,西方为九,北方为六,”这三个不同系统所记载的数字都能相互印证,是由于这些系统记录的数字完全出自巴巫之手的缘故。
巴賨先民生活的主要区域在秦岭以南的华阳之域,巴巫观象授时而制定历法的主要区域也在此范围内。
图片
賨人陶俑
我们知道,在十二辰的时空序列里,寅位于东北方,为立春之时,在五行里,寅属木,为春木,代表春天开始的时节。夏正的正月建寅为岁首,就是春天开始的时节,此时处于北方的中原地区仍然是零度线以下的冰雪世界,但包括阆中在内的巴蜀地区,此时已是春风化雨,草木萌发的时节。可见,夏正所指的正月建寅并不指北方,也不指南方,而是指位于中央时空区的古巴蜀地区。
邑里学者张万福先生在《华夏春节文化源头何以在阆中》一文中指出:“巴蜀正接近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的南北临界点,而从汶山郡广柔县一直平行向东正是落下闳故里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说巴郡阆中,也正处在这个节点附近不远的地方。”张先生的论述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夏小正》的创历主要出于巴巫的线索,而定历的主要观测中心就在包括阆中在内的古巴蜀地区。
落下闳创制《太初历》的理论源头正是出于《夏小正》。夏朝时,都城设置复杂多变。夏禹初时,在阳城建都,同时在晋南又分设三个政治中心。夏启时,颖水上游一带的阳翟与黄台同为夏启时都城。
夏王朝的国都虽然在北方的中原地区,但那里并不是制定夏历的中心观测点,观测点在包括阆中在内的巴蜀地区,这是由阆中在夏商时期是华夏古天枢天门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再从有关资料里来证明此点。
据现代天文技术测定,太阳视运动所经历的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天区的时空时位点分别是:春分时,太阳位于黄经0度;夏至时,太阳位于黄经90度;秋分时,太阳位于黄经180度;冬至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这四个时位点对于定立历法有着重要的参照指事作用。
笔者认为,阆山之间是一幅天然的古盖天图《七衡六间图》,阆山所对应的分至候气点与太阳视运动形成的四个时位点十分相合。
图片

《七衡六间图》

邑里学者张开平先生曾经作个一个测定,以古城中天楼为中心点,观测太阳的升落,灵山位于春分点的黄金0度,黄华山位于夏至点的黄经90度,西岭环中段的元宝岭位于秋分点的黄经180度,玉台山畔的滕王亭子位于冬至点的黄经270度。
我们把汉代正式形成的十二消息卦(指事四时八节)的运行时空态与阆中的四季更替、节令相对应,农历十一月(以《太初历》为准)建子,坤卦位(六阴消阳),此时阆中正是冬至时节;十二月建丑,复卦位(一阳息阴),此时阆中正是大寒时节;一月建寅,临卦位(二阳息阴),此时阆中正是立春之时;二月建卯,泰卦位(三阳息阴),此时阆中正是春分时节,三阳开泰,春暖花开,万物化生;三月建辰,大壮卦位(四阳息阴),此时阆中正是清明时节;四月建巳,夬卦位(五阳息阴),此时阆中正是立夏时节,进入小麦收割时节;五月建午,乾卦位(六阳息阴),此时阆中正是芒种时节,秧苗栽插已接近尾声;六月建未,姤卦位(一阴消阳),此时阆中正是小暑时节;七月建申,遁卦位(二阴消阳),此时阆中正是立秋时节;八月建酉,否卦位(三阴消阳),此时阆中正是秋分时节;九月建戍,观卦位(四阴消阳),此时阆中正是寒露时节;十月建亥,剥卦位(五阴消阳),此时阆中正是立冬时节。
从上列的十二消息卦对应阆中四季更替的节令可以清楚地看到,阆中四季分明,每季约三个月,与《太初历》所定立的四时八节所反映的物候十分相合。阆中古城里建有玉楼十二座,就与十二消息卦指事四时八节有关联。
我们再从知名专家的论点里来作一个结论,2017年夏至日,黎耕先生、徐斌女士及其团队曾对阆中古城、灵山、桥楼洛阳山等地实地勘测后认为:“灵山应是远古先民观测天象的佳地。
而阆中古城以中天楼为中心点构建的地平历系统最为经典。在古城中心的中天楼上进行观测,发现阆中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地平历’系统。地平历,就是选择最佳的位置定位观测,利用山头来为太阳及其它星辰的运动定时位。古人曰‘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阆中古城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连绵横亘的山梁,相对独立。蟠龙山雄镇城北,四面砂山云集,呼形相拥,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吉地,四周山头象钟表的刻度,山环水绕的中间大坝(城垣)成了利用仪器观测天象的最理想的环境。”专家学者的论述对落下闳在阆中这个华夏古天枢天门圣地测星定历的史实,作了一个科学精当的注解。
史家把夏商周三代的历法统称为三正,但夏正却另称《夏小正》,从文意上理解小正就不能与殷正、周正同列,这可能是《夏小正》的定历者不是夏王朝的中原人士,而是出于居于巴蜀之地的巴巫之手,所以不能列为“正历,”这反而成为《夏小正》的主要定历者是巴巫的一个重要证据。
自古以来,阆中一直是华夏古天文圣地,战国时期的鹖冠子,东汉时期的任文孙、任文公,三国时期的周群、周舒等古天文学家都是在阆中(地中)诞生的天星群英。
鹖冠子被尊为巴賨圣贤,任文孙、任文公被史家尊为“西方智士,”周群被尊为“蜀中第一神占,”他们众多的传奇故事有的载于典籍,有的在民间口传至今。古城的管星街、落下闳故居(星座苑)、大仪山系的隐落山、桥楼、洛阳山、河(和)楼、冠(罐)子山、五里台、五里子、双龙、二龙、天目山等地名都是天星故里的文化印记。
图片
南宋时期,与阆中紧邻的剑阁县(明清两朝属阆中保宁府辖区)诞生了一位同样隐于民间的杰出古天文学家黄裳。在历史上黄裳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的成就同样名震天下,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朱熹想作一幅全国堪舆图,却遇到很多难题,朱熹多次登门虚心求教于黄裳。黄裳亲绘的全国堪舆图现存于苏州园林的石刻碑上。
黄裳还绘制出了一幅古天文星象全图,冯时先生称这幅星象图是至宋代为止中华最精准的一幅天文星象全图。清朝保宁知府庄学和在他作的《锦屏书院记》一文里把黄裳列为阆中保宁府的“巨卿,”尊为先贤。黄裳能有如此巨大的创造与成就,同样得益于阆中及巴蜀这块中华古天文圣地文化沃土的涵养。
(本文内容系作者的原创研究,侵权必究)

来源:阆中民俗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4-5-6 18:03 , Processed in 0.0611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