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问政平台留言,对阆中七里新区的公园建设表达了关切和期待。该网友指出,七里新区作为阆中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房地产开发趋于饱和,人口流失严重,而规划中的多座公园却迟迟未能落地。对此,阆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了回复,介绍了相关规划和公园建设情况。
网友留言:七里新区公园建设亟待加速 该网友在留言中表示,七里新区作为阆中市的新发展区域,近年来建设进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公园绿地的缺乏。 该网友提到,规划中的巴都公园、南池体育公园等多座公园多年过去仍未落地,导致新区居民缺乏休闲娱乐场所,影响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该网友还建议政府部门应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先修路建绿地公园,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以吸引更多投资和减少人口流失。 部门回复:三级公园体系规划中 针对网友的留言和关切,阆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了回复。回复中指出,《阆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已明确构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及街头绿地等三级公园体系。 共规划14处公园,包括锦屏山公园,新增奎星楼公园、南池体育公园、花果山公园、河溪公园等4个城市公园,共5个城市公园;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9个社区公园(含七里新区规划布局马驰小学、水城、客运站、南池路等4处社区公园)。至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公园绿地210.34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为4.65%,人均6.01平方米。城镇开发边界外保留现状滕王阁—盘龙山森林公园、东山—大佛寺景区、规划三台山水城生态公园、长青寺景区等具备城市游憩功能的郊野绿地,人均郊野绿地16.8平方米。保留现状七里政府广场、保宁广场、火车站广场,完善滨江和各大片区游憩、集会广场,共设置35处广场,规划广场用地面积43.00公顷。 短评:公园建设需提速,民生福祉待提升 作为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七里新区的公园建设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因此,加快公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展望未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充分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服务民生;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并积极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做法;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推进七里新区的公园建设等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阆中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