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7|回复: 0

阆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28
发表于 2023-11-22 11: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近日,《南充日报》以《 阆中入列2023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建议名单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为题关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南充日报》
     

112909ea8hhxlj84xafwq8.jpeg



稿件展示

近日,笔者从阆中市有关部门获悉,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牵头,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遴选工作。经四川省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县域试点和特色区域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审核,阆中市入列2023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建议名单的县域试点单位。这标志着阆中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交出满意的成绩单,先行先试探索出新经验。
112909g7sulr5rrurzl41g.jpeg
老观古镇的民俗演出(资料图)
近年来,阆中市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文章,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A资源丰富古城文物不胜枚举

在阆中市博物馆,数以千计的文物在这里展示,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往参观,了解阆中古城的历史和传承。“能够在阆中看到这么多珍贵的文物,让我们顿时对这座城市肃然起敬,也增加了我们对阆中历史文化的了解。”几位北京游客参观完阆中市博物馆后说。据了解,阆中市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供游客和市民参观,还经常举办主题展览,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112909s19927l2hj6z6i22.png

阆中博物馆内的一级文物——虎纹铜钺(yuè)


阆中因阆山四合、阆水纡曲而得名。阆中曾为古巴国国都,自秦设阆中县以来,历为郡、州、府、道治所。阆中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国保单位8处、省保单位2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拥有文物藏品3100余件,珍贵文物1029件;川北王皮影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阆中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春节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等交相辉映,阆中是“状元之乡”“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6处、省级传统村落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个,华光楼街区是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西汉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


B活化利用激发古城内在生命力
在阆中市王皮影博物馆,时常看到参与研学的小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在牛皮上雕刻和简单的皮影表演。合着音乐的节拍,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而最开心的当数王皮影第七代传承人王彪王访兄弟了。“我爷爷辈时是王皮影的高光时刻。爷爷曾经出访奥地利进行演出。到我们这一代,虽然前面沉寂了几年,但是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重视帮扶下,我们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了王皮影博物馆,截至目前已经接待了上千名外地来研学的学生。希望孩子们从小就对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彪说。
112909rdf7dgbryebyr7f6.jpeg

阆中市民族小学校学生在王皮影博物馆研学(资料图)

像王皮影博物馆一样,在阆中市,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保宁醋酿造技艺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基地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延续着阆中历史文脉,展示出非遗魅力。近年来,阆中市做好活化文章,设计以落下闳为原型的“春节老人”、以张飞为原型的“阆小飞”等文创产品20余个,打造“中医文化”胡家小院、“布染文化”染坊客栈等文化院落40余家,建设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丝毯织造技艺等非遗主题博物馆12家、传习基地8处,举办落下闳春博会、阆中汉服纪、嘉陵江龙舟赛等文化活动50余场。围绕“文化体验+旅游商业”模式,阆中在保留风貌架构的基础上,打造鱼翅遗迹园、西城1966工业遗存文创产业园,让游客、市民“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活化传承古城历史遗产,激发古城的内在生命力,推动古城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方可体现‘古香古色、原汁原味、市井市民’的古城特色。阆中致力于挖掘文化、记录历史、打造主题院落,做好古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工作。”阆中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西城1966工业遗存文创产业园,是阆中古城新发展起来的网红打卡点,曾是阆中丝绸企业旧址。这里如何从一幢幢陈旧的厂房变成如今的文化创意园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负责该项目的王海波给出了答案。

112909ij8jo9w9wxz69z9y.jpeg

西城1966工业遗存文创产业园
“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项目在原有绸厂旧址基础上以工业文化情怀为特色,以‘对话历史、留存记忆’为主概念,打造集地质矿物博物馆、美术馆、泛丝绸博物馆、文化创意中心等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形成艺术创意街区+美食娱乐街区+文创商业+工业博物馆的复合体验中心,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化的时尚体验。”王海波说。
据了解,西城1966工业遗存文创产业园改造面积近30000平方米,新建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要对丝绸厂的废弃厂房进行加固改造,还原历史;把丝绸文化与阆中旅游相融合,建成集声光、视听艺术、织绸工艺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体,规划建设包括泛丝绸博物馆、地质矿物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中心、演艺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以及特色餐饮一条街、中国文化书院阆中创作中心和商业配套设施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C建章立制保护古城历史文化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冶青女士在外从事规划与景观设计工作多年后,决定要在家乡留下一个作品。从去年开始,她将自家的老院子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她家位于阆中市民族小学背后的南街54号院子里,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房屋散发着淡淡的桐油味道,竹篾条土墙、石条上的敲凿痕迹,处处皆显匠心。室内布置的本土文化背景墙,无不展示着主人对这片土地的乡土情结。这里不单是一个文化创作中心,每月还会吸引不少文化人士来此举办文化沙龙。《古蜀道》《民族小学的百年创办史》《川北灯戏的起源和发展》……文化人士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本土文化。

阆中市通过打造主题院落,传承古城文化。据介绍,去年文旅大会期间,阆中实施“修缮升级古城特色院落”项目,建设了以政德文化为主题的道台第、以红色和状元文化为主题的状元府第、以中医文化为主题的胡家小院、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李家大院、以本源文化为主题的本源堂、以传统布染为主题的染坊客栈、以皮影展示及演艺为主题的王皮影博物馆等9家特色文化院落,实现“一店一招一特色,一家一院一文化”,引领古城院落文化发展。

112910tdlci0ch35cc3bbc.jpeg

状元府第

在古城保护上,阆中市形成了完整体系。《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出台,确定每年7月30日为阆中古城保护日;组建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推动古城保护利用法治化;将专业人才引进、本地非遗传承人培养等列入“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阆苑文旅”人才引进提质工程,引进专业人才286名,建立学术研究机构8个,培养非遗传承人58名。阆中还拥有全国第一所以文化旅游命名的高等专科院校,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提供了人才支撑。

近年来,阆中市先后邀请国家文物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高校的专家学者会诊把脉,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古城历史街区风貌整治规划》等,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有章可循。阆中还采用科技手段,对文庙、白塔等12家文保单位、160余处古遗迹建立永久性数字档案,为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数据支撑。

走在阆中古城的石板路上,一砖一瓦都浓缩着一段历史;一株名木古树,一处院落,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古老的建筑让这座城市充满传奇,深邃的文化和不朽的历史让这座古城充满生机和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18 09:03 , Processed in 0.7259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