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路边随意放着的全国重点文保碑,就知它有多寂寞。据说这里原叫东山,因凿了这尊大佛像,从此改称大像山。介绍上说,佛像通高9.88米,面部长2.9米、宽2米,脚1.8米长。从体量上来说,在巴蜀众大佛中并不出众,尤其比不上乐山大佛。但它是川北地区最早的第一大弥勒佛,四川十座大佛之一。虽然乐山大佛从唐朝初期开始建造,而阆中大佛则建于唐朝末期,但比起乐山大佛的方脸,阆中大佛圆圆的脸,更有唐代佛像的原味。大佛殿内右则有多处唐、宋及清代等不同时期凿建的佛龛,其中以宋代的“慈云普阴”净瓶观音和“嗣锡善家”送子观音保存最好。按专家释读,此《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碑文记录了大佛为邑人何东山居士手凿,历时20年完成,此时何居士已81岁。室墓上方刻有仿木结构的重檐庑殿顶,檐角上翘,两端还有螭吻。据说因为大佛寺曾经由宋太宗赐名、宋徽宗改名,故墓穴外崖雕有石牌坊与龙纹装饰,以显尊贵。整个景区还在翻修。好像修好几年了。路乱糟糟的,看的也有一搭没一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