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狠抓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深入实施城市旅游提升等系列工程,强化“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多态融合”思路,通过宣传营销、资源整合、业态提升、品牌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一条古蜀道 ,半部华夏史。阆中自古就是由秦入蜀的交通要道,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多条蜀道在此交汇,成就了阆中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文成镇大桥村,村民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酷暑对位于该村米仓古道大石坎段进行整修清理,用镰刀砍去阻挡道路的杂木,用锄头清理道路上的荒草,为村民干农活和游客徒步古道提供方便。近1000长的米仓古道大石坎段,1000多级石梯斑驳陆离,烙下岁月的痕迹,但是古道至今依然保存完整。
平时也是组织村民自发的来对古蜀道进行维护,包括打扫清洁卫生、清理枯枝、杂叶等等,特别是对那些破损的地方,我们也是积极的进行维修整治,来保护我们的历史古迹。为保护米仓古道,文成镇除了常年投入人力清理道路两侧的石壁,清除杂草和垃圾,保持古道的整洁和原始风貌外,还加强了对古道的巡视和巡查,防止破坏行为发生,确保古道的安全与完好。
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对我们辖区的古蜀道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在重要地段,增设保护标志,同时大力宣传古蜀道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文旅线路,让古蜀道焕发新的活力。据了解,我市境内的古蜀道以城市为中心,四通八达,纵横分布,是古代巴蜀地区拥有驿道最多,分布最广,且水陆交通最畅的城市。截至目前,境内已知的古蜀道遗迹有10多处,其中多处完整保存着石梯坎路。去年11月,我市还推出了杨家河游步道、大石坎石梯道、柳林子山边三条蜀道旅游线路。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蜀道文化的挖掘和历史遗存的保护。每到夜晚,在南津关古镇,大型移动实景节目《蜀道盛世》震撼开演,节目以阆中古城为背景,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为舞台,展现了修建蜀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顽强拼搏精神,讲述了蜀道历史、展示了蜀道文化和蜀道精神。并在南津关古镇建成了“蜀道阆中馆”,展馆分为四个部分:蜀道概述、蜀道阆中、蜀道遗存和蜀道风光,让游客对古蜀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