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飞凤镇桥亭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三产互动融合,走出了一条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之路。如今,村里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枇杷产量不断提升,而这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持续努力,他就是桥亭村党支部书记杜光兴。8月的桥亭村暑热难耐,这样的天气,村民大多都在家中避暑,而在桥亭村的枇杷园里,有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桥亭村的党支部书记杜光兴,正在对枇杷树进行管护,查看枇杷树的生长状况。今年55岁的杜光兴,1997年就是桥亭村三社的社长,2015年被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6年来,杜光兴见证了桥亭枇杷产业的从无到有,也亲身经历了桥亭村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
特别是在枇杷产业发展中,村里以党建为引领、支部牵头,把全村的种植大户、村社干部带出去学习考察,把有技术的人员、专家请进来,到每个村每个社开展讲座,现场手把手地教老百姓种植技术、管护技术,让产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我们桥亭村的枇杷销售到陕西的西安、宝鸡,甘肃的兰州、陇南和湖南湖北,包括贵州的贵阳、重庆和我们省内的各大中城市,有几十家客商与我们签订销售合同。
近年来,杜光兴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三产互动,走出了一条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各类旅游配套设施30余处,开发枇杷系列产品10余种,现桥亭村枇杷种植规模达到2300亩,产值1500万,户均收益4万余元,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老百姓这几年的收入逐年增多,这个项目是很成功的。每年还可以收入3、4万块钱,这个项目可以直接搞下去,比种(粮)收入高,划(算)得多。
杜书记确实年轻有为,关心老百姓的疾苦,遇到什么问题(能)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在我们桥亭村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好评,是一个成功的书记。
如今的桥亭村产业兴旺、基建大兴、精神大振。先后荣获“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充十大网红新村”等荣誉。
我们后期打算将枇杷产业向旅游开发、向深加工方面做进一步探索。目前我们桥亭村探索出来的枇杷花茶、枇杷果酒、枇杷膏等这一系列产品,我们逐步要把枇杷产业转型向工业化发展,搞枇杷果干、枇杷罐头、枇杷饮料等这一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枇杷的产业链,让老百姓真正增收,钱袋子渐渐地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