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芒果 于 2023-7-17 11:43 编辑
7月17日,《光明日报》“光明视野”版面关注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在历史文化街区 聆听传统与现代合鸣》为题,聚焦各地在保护、挖掘和运用历史文化街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方面的经验做法。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四川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阆中“王皮影”第七代传人、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 王彪 我11岁就跟随父辈们学习皮影戏,如今已有48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曾经备受喜爱的皮影戏渐遭冷落。年轻的我只好去外地另谋生路,可心中深藏的“皮影梦”始终不曾消逝。后来,阆中提出保护古城,将华光楼街区规划为历史文化街区,并给我们提供了非遗展示场所,我便欣喜地回归了“老本行”。 王彪展示皮影 近年来,阆中又对华光楼等重点文物进行了灾后全面修缮,实施了维修加固,恢复了建筑原有形态和风貌,同时,拆除了古城内不协调的现代建筑。 阆中皮影 2018年,王皮影博物馆建成,次年正式开放,成为第一批四川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我们的表演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在节目编排上,不仅结合时代主旋律,还增加了现代元素,寓意和效果都得到了提升。我们还创设了红色皮影戏《飞夺泸定桥》,精心雕刻“春节老人”落下闳等艺术形象,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观影需求。
2020年,我们艺术团重点开拓研学项目、探索文旅融合,创编呼应时代的新型皮影剧目。我们在阆中、成都等地建立皮影研学基地,创作现代光影科技与传统皮影技艺相结合的系列新型剧目,让古老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散发别样魅力。 现在,正值暑期,我们博物馆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参观游览、观看演出。我们的民俗文化园汇聚了老观灯戏、阆州情歌、巴象鼓舞、阆中傩戏等省市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游客可以在这里“一次过足瘾”。 古城保护,文化为魂。我们将继续编创风格多样的剧目,用皮影戏讲述历史、传承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