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环节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互动最多的环节,政府“放管服”的改革到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审批服务上。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紧扣“规范、廉洁、高效、便民”八字方针,不断优化提升我市营商环境。
8月26日,记者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工程建设审批窗口看到,来自某房地产公司的职员郑女士在窗口人员的指导下,仅在一个窗口就将手里的业务全部办完,让从事工程建设行业多年的郑女士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高效率带来的便捷。 像以前的话,我们要跑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需要的时间很长,现在40天左右基本上就办完了,很方便。以工程建设审批为例,由于该业务涉及部门多,审批事项多,需要企业办事人员多头跑,时间成本高。针对工程建设审批难点和堵点,市行政审批局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细化为政府性投资和社会投资两种类型,划分为4个阶段,最多4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大幅提高了审批效能。 工程从投资建设开始的计划,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能够在一个地方办理完。而且时间从最初的几个月到现在,就只需要50多天统一一下办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了,基本上能够提高到55%。为切实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审批服务窗口,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多措并举助企纾难解困,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开办和持续稳定经营打通堵点,着力提高市场主体开办率和存活率。 一是切实降低企业准入门槛。二是依托网络电子化平台,推进企业全程网办。三是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为全市新开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四是降低企业退出成本,推行简易注销,公告期由 45天压缩至20天。五是整合企业开办环节。六是探索实行市场主体“容缺后补”登记,提高企业登记效率。越来越高效的政务审批流程背后,是我市创新政务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据介绍,市行政审批局挂牌后就将原20个部门的206项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力争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通过规范服务行为、制定行政审批管理办法、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模式等,通过减环节优流程、减成本优服务、减时限优效能等,创新利企便民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极版”,只有“升级版”。市行政审批局将继续发扬实干为要、行胜于言的精神,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树立“用户思维”,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加快推动重点任务清单和“33条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不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再提速、再发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