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21|回复: 0

深度 | 学校教育、家长、学生、教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校外培训机构绑架

[复制链接]

1793

主题

562

回帖

8136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8136
发表于 2021-3-22 17: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147245097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

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有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在一批不合规的机构被整顿、关停的同时,内容超前超标、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仍屡禁不止。


按下葫芦浮起瓢


说起培训机构“卷钱跑路”,江苏省南京市的张女士气愤不已。2019年,她给女儿报名了一家自称“高端国际品牌”的培训机构,存了上万元的课时费。


“前一天还好好的,没有任何征兆,第二天就人去楼空了,电话打不通,人也找不到,1万多块钱打了水漂。”张女士感到困惑,“家长们维权艰难,听说和我有相同遭遇的家长还不少,培训市场到底怎么了?”


2018年8月,国办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各省区市也开始专项治理,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过程中,一些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滋生出新的问题:一些培训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明着被关停,实际上“改头换面”重新营业;一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有的甚至不具备教师资质;尽管三令五申,培训机构参与招生录取的现象仍然时隐时现……


“课外班的乱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目前,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线上教辅平台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调研发现。


这样的现象需要引起警惕:一些在整改中“下马”的培训机构悄然转移到线上,提前学、超前教、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也随之转移到线上。与线下培训相比,线上培训具有生源、师资分散的特点,既难于监管,也难于整治,很多地方尚未出台具体整治细则。


痼疾在标也在本


1月7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要想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把因果链搞清楚,把责任链理清楚。培训机构乱象之所以成为顽瘴痼疾,其监管难既难在“标”,也难在“本”。


从“标”上看,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既属于教育问题,又需要各部门综合治理,涉及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公安、应急管理、卫生、网信、文化等部门,“九龙治水”,职责交叉。整治过程中,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线下要求不达标,就转战线上;超前教学不允许,就“阳奉阴违”……


从“本”上看,校外培训是很多家庭的“刚需”。孩子需要补课,家长没有精力和能力辅导,不报培训机构怎么办?下午3点半放学,家长没有下班,不上“托管班”孩子谁来接?别的孩子都报班,自己的孩子不报,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过程中,甚至出现“家长打掩护、上课‘对暗号’、培训转‘地下’”的怪现象。


当前,校外培训市场上,不仅有大机构、小机构,更有很多“单师单科培训”,自由职业者、体育艺术特长人员、高校学生等都能成为老师,监管对象分散、数量多,也给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教育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为全日制学校提供优质规范的教育资源,在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学革新、课程研发、管理优化和课后服务等方面,在校内消化人民群众‘培优补差’的‘刚需’。”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建议。


握指成拳解难题


“北京市已经研究出台相应的规范和引导。一方面是办学资质、办学标准以及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市教委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资质、超纲超前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是预付费资金、培训服务合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监督,坚决堵住隐患。”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


培训机构具有鲜明的教育属性,直接关系立德树人的成效。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对其在办学许可、登记、收费、广告宣传、安全、卫生乃至食品安全等方面严格监管,划出“红线”,明确“底线”。


在教育教学方面,亟须督促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我呼吁,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统一录入平台。”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


同时,亟须对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作出监管,不但要审核其资质,更要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各方面对其严格要求。


“治理的力量要注重统筹,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责任,共同发力,力争取得重大突破。”陈宝生强调。


“九龙治水”如何变成“握指成拳”?有专家建议,可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大力推进。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


“要坚持眼睛向内抓治理,校内教育教学安排、管理服务要调整、要跟上,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陈宝生表示。(来源:人民日报)

不能让校外培训再造一个“教育体系”

教育事业,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特别是以中小学为主的基础教育,本应是一个公益性为主的良心事业,但事与愿违,随着校外培训“香饽饽”越蒸越大,教育已成为一些人逐利的战场,甚至一些资本把教育作为赌场。校外培训如火如荼,学生、家长苦不堪言,却又难以自拔。教育的资本化、产业化加重了百姓家庭经济负担,加大了孩子学业压力,带坏了教育行业风气。

校外培训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其中存在的问题究竟该如何治理,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从今天起,半月谈将推出“校外培训系列评”,以引发各方面深入探讨。

半月谈评论员储朝晖: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在学校这一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培训机构正在构建另一个“教育体系”。

根据相关统计,在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之后,校外培训机构总数在2019年新增到达近60万家峰值,2020年又新增40余万家,注销10余万家,机构总数远超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加上同一培训机构可以多点办班,客观上,校外培训机构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存在。

实际上,多数培训机构钻了教育评价体系和考试招生制度不完善的漏洞,不注重开展全过程教育,只关心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一些学生和家长受“唯分数”“唯升学”影响,也仅从提高考试分数出发,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用在参加校外培训上,越来越多的学生难以依据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课时安排、教育程序,完整、系统地接受义务教育。

学校教育、家长、学生、教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校外培训机构绑架,校外培训大有再造一个国民教育体系的趋势。

校外培训的大量出现,在治理过程反复变身存活,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将学生和家长置于两难面前:是选择快速“提分”以应对短期、功利需求,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还是选择依据规范和规律,循序渐进获得健全成长。

现实中,大多数家长不能理性选择,焦虑情绪产生不断蔓延,带着孩子涌入培训机构加入“提分”竞标赛。培训机构又利用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心理营销,推高家长和学生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和依赖,使得不少孩子失去童年、失去自主、失去生成志向的最佳时机,背上超重负担,损害身体健康,形成被动型人格。这或许能在“提分”竞标赛中实现短期功利性愿望,却可能影响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幸福,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发展、民族前途。

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不良趋势,任何一位有责任感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须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当事人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大范围过度培训直接影响到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了教育实质公平;违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不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人的健康成长;挤压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容和价值取向,难以实施完整的教育,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相背离。

立德树人,是“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确保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正常运行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

治理寄生在现有教育体制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上的培训机构顽疾,需要防止它们在现行教育体制外的一条利益链上运行,自成体系;需要引导教育培训机构遵从教育方针,为学生多样性学习服务,成为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有效补充。只有整体形成良性教育生态,才能更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来源: 光明网、半月谈


▍来  源:综合自人民日报、光明网、半月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4-5-14 20:07 , Processed in 0.06532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