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 蓬安县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李秀成功上榜 第二届“健康南充——大美医者”名单。
李秀 女,52岁,1989年7月毕业于蓬安卫校护理专业,同年9月分配到蓬安县锦屏中心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992年7月调至蓬安县人民医院,先后在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五官科、血液透析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从事护理工作。 在33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始终如一,用热情、真诚、善良、爱心诠释着自己对护理事业的忠诚,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认可。
李秀在工作中。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患者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蓬安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的李秀就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这份繁忙的工作中,用良好的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服务患者、坚守初心。 在李秀的心里,仿佛没有自我的概念。她处处想到的是病人,是护理事业,在工作中总是做的比说的多、做的比说的好。这不仅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也得到了科室领导及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平凡的岗位、朴实的语言、专业的技术,是对她33年护理工作的最好诠释。有些病人大小便、伤口的特殊臭味,连家属都避之不及,但李秀从不厌烦、从不嫌脏,运用娴熟的专业技能一次又一次地帮助病人,以至于病人家属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无论何时在病房看到她,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脚步总是那么匆忙,用温柔的话语问候着每一位患者。只要病人有需求,她都能随叫随到。不管是休息时间,还是正常上班,都可以看到她在病房里忙碌的身影。 当笔者见到李秀时,她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正在为病人做检查,耐心地搀扶病人躺下,叮嘱着各种注意事项。 李秀告诉笔者:“作为一名护士,能够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是最幸福的事,我当然要给他们最好的护理服务。”
李秀去凉山州参加医疗扶贫。 2018年6月的一天,李秀正在和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晚饭。突然,她的手机铃声响了,领导紧急通知她赶紧到医院一趟。到了医院才知道,这次是领导安排她去凉山州参加医疗扶贫。虽较突然,但她丝毫没有犹豫,果断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家里没有什么负担,女儿也在成都上班,想着那么多需要医疗扶贫的群众,我觉得自己应该奉献。”李秀说,如果她不去,就感觉自己会给人生留遗憾。 来到凉山州甘洛县普昌镇,李秀的任务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初到甘洛县,语言、饮食、气候对李秀来说都是挑战,高海拔的环境让她出现了呼吸困难、心慌胸闷、头昏脑胀等症状,时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决不能让帮扶队员成为被帮扶对象”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 扶贫期间,作为驻村工作队员的她,参与了很多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了普昌镇斯普村住房改造300余户、新建住房19户,监督村组道路入户,参与“补短补差”产业帮助。同时,她还是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并且协助“第一书记”实现全村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7人全部脱贫且不返贫,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出色的工作表现,为她赢得了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成绩。 李秀始终坚守自己医疗工作者的本职与使命,每时每刻都履行着一位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疫情防控要求,李秀无法去往甘洛县,但她并未就此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回到蓬安县人民医院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对来医院的患者及患者家属按照防疫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回到凉山州后,她又第一时间投入到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进行卡点值守,做好疫情排查工作。与此同时,她还积极投入到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中,成为了一名闪亮的“大白”。 从事护理工作30多个春秋,李秀深深热爱着这一份职业。就是这样普通而平凡的她,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都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奉献着美好的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