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街道: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助力乡村振兴 4月19日,在河溪街道樊家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领导和现场指导人员,街道人大工委领导、农业分管领导,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方施工员,群众代表等一行人,对正在实施的高标农田进行施工质量和进度检查。施工现场机声隆隆,挖掘机在田地上进行渠道开挖、积土平整,工人们不顾天气炎热,投入到紧张的建设中,现场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这个项目涵盖耕地面积达900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2700万元,涉及樊家桥、鸡公岭、扶农两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惠及群众8000余人,目前工程已完成百分之70,预计在5月底全面完工”,阆中市农业农村局工程负责人冯工说。
河溪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农田等级提升整治,水利设施的水渠(含排洪沟)、塘堰、提灌站建设,公路(含田间道、生产便道)建设,工程实施前,市农业农村局要求水利勘测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实地勘查、并广泛征求了当地干部和群众意见后形成设计方案。工程实施中,市农业农村局、街道、施工单位、专业监理、农民监督员“五位一体”全程监督,确保抓紧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和施工进度。
河溪街道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以“三个意识”落实此项工作,一是主人翁意识,把这项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搞好工程为人民,服务粮食安全生产大计;二是服务意识,开展这项工作,街道、村(社区)要做好协调、沟通、和配合工作,提供优良的施工环境,让工程开展顺利,安全设施等有保障;三是监督意识,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街道、村(社区)要作好工程质量跟踪监督,做到有问题现场纠正,该整改的立即整改,努力做成良心工程、民心工程,让质量过关、人民满意。
河溪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秦洪波表示:过去,樊家桥等村丘陵地形占比高,水域灌溉资源不足,农业经济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差。项目建成以后,本地将形成渠相连、路相通、田成型、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电灌站+管道”模式也将一改之前大水漫灌的弊病,有力解决农田、堰坝的蓄水保水问题,农业生产效率和机械化耕作水平将有大大提升,并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河溪街道 张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