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3|回复: 0

谏言 | 一位普通党员对阆中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28
发表于 2022-3-8 0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芒果 于 2022-3-8 09:10 编辑


      为谋求高质量发展,各地无不争先恐后。近些年来,阆中市委市政府一直铆定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和争创南充市经济副中心目标奋力推动阆中发展。去年10月,中共阆中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阆中“一个目标、三大战略、六项行动”的发展思路,简称“136”思路。


本人在阆中不同岗位工作多年,现就推动阆中未来发展,提出如下个人建议,仅供有心有力推动阆中发展之士参考。


090602of8d47x11dvutp1t.png

1

凝聚全市之力,长期推动发展思路落实

阆中发展应聚全市之力,“136”思路要得到全面落实必须凝聚全市人民共识,包括凝聚长期在外而心系阆中发展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阆中市委提出稳中求进、强基补短、彰显特色、持续发展总要求,特别强调谱写高质量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新篇章和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塑造乡村振兴阆中样板等重要战略行动。


“136”思路是经专家学者论证、市委科学决策提出的阆中全方位发展目标和路径,其着力打造食品医药、丝纺服装、建材装配、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等,抓住了发展阆中实体经济的“牛鼻子”,广泛宣传解读“136”思路,可让更多人系统认清阆中市情,达成发展共识。


首先应在市级党政机关和乡镇深入持久宣传、解读、讨论“136”思路,广泛达成阆中未来发展共识。

其次应在阆中退休老同志中宣讲“136”思路,征求宝贵反馈意见。


再次应向社会长期宣传报导“136”发展先进事迹,广泛凝心聚力。

最后要常抓市级重点部门,长期稳步推进“136”思路落实。


笔者建议由市委办建立落实“136”思路责任清单,抽调专人负责长期跟踪督查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经信、商务、水务、自规、财政、发改、人社、教科、文旅等重点部门落实“136”思路情况,司法局可结合审查各部门规范性政策文件合法性工作,同时审查拟出台政策文件贯彻落实“136”思路情况。

2

实行容错纠偏,创新驱动又快又好发展

创新推动发展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国省抓创新改革实行“顶层设计”。


2020年7月四川印发了《四川省深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复制推广国务院部署的3批56条创新举措和四川探索形成的3批56条经验,我市应大力全面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金融创新融资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人才管理创新举措等重大创新改革试验经验,确保创新驱动发展见成效。

目前我市正在进行的《激发县级市活力改革》、阆苍南一体化协同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都将赋予阆中更多创新发展机遇。


但创新不易和创新无力一直困绕县域发展,为激发创新,笔者建议组织、纪监、教科、人社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容错纠偏激励创新实施办法》,容错是对真心实意开展创新试验人员实行容错免责,纠偏是对可能引起不良社会后果的行为纠偏。实行容错纠偏激励创新制度,才有人真正开展创新,才能以创新成果驱动发展。

3

挖掘本源文化,开拓新型行业产业增长

目前已有多位高级领导讲过“阆中不仅是南充的、四川的,还是中国的、世界的”,阆中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府旅游名县,但对标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目标和文旅二次创业要求,还需深入思考阆中要以什么去融入世界。


在世界秩序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面对都想自由健康活着的人们,为助推阆中文旅二次创业,笔者建议阆中着力打造伏羲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必定大有可为。


据《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包牺即伏羲,他是最早通过观察、思考产生思想、创造物资之大成者,是我国古代渔猎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对促进人类文明有十四大首功,即: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教佃渔,养牺牲充庖厨,造房庐、制嫁娶、养蚕化布,疏水造田繁滋草木,钻木取火冶金成器,制琴瑟作乐曲,尝百草制九针,以龙纪官分部治理,创立占筮之法,作历度定节气,被尊为人文始祖。



090602im6gec8gz4ggizyj.png


目前学界对华胥是伏羲母、伏羲文化的根在阆中和伏羲为医药学、针灸学始祖无争议。


《蜀中名胜记》和《四川史新编》都记载了华胥孕育伏羲女娲于阆中;

南宋学者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缉录华胥氏孕育伏羲女娲于阆中之“雷泽”并奉宋理宗圣旨赴阆考察后认定阆中城南的“南池”就是传说中的“彭泽大池”,是伏羲女娲降生处;《路史》卷二十九载明“华胥,伏戏母,国在阆中”;


清代川北道台黎学锦在《保宁府志·序》中明确“夫阆中渝水,为华胥之渊,伏羲所都”;

上世纪四十年代,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也认定华胥在阆水之畔孕育伏羲,秦汉时期阆中“慈凫乡”就是华胥故国。

1986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上古新探》中的《中华新西羌史》25页载:“中原所传伏羲氏这个氏族,羌族牧业发展到陇西黄土区,把进行舍饲牧畜和栽培牧草的方法传播到中原来的一个代表氏族。他们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更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便需向东,进入渭水盆地和三岔河盆地,与淮济之间的黄土丘陵地带。”


说明伏羲出生于四川,后发展到甘肃天水、河南淮阳、淮河、济水等地,羌族也是伏羲后人。



090602eu89lb18b81tbt16.jpeg

2000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医药学通史》第1版32页明确说明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伏羲氏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2013年8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始母华胥》第一版20页载明“‘华胥之国’所形成的华胥文化,一直影响着华夏文明,以致成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气之代名词,为后人倍加推崇,称其为‘华胥之俗’…”孔子在《礼记·礼运》中答言偃之问盛赞华胥治世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015年《名城研究》发表《以阆中伏羲文化为核心 启动东南亚涉外旅游》中表述:川大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和省入境旅游研究课题组认为:“《易·乾卦》:保合大和,阴阳和德,刚柔有体,就是大和,由此上推到《伏羲易》,就是传统文化之源,核心是‘中正’为德为体,‘和合’为行为用。伏羲文化之根,在其故里阆中。”。

阆中地处北纬31°是最适宜人类生活居住区,其一江四河、浅丘带坝等气候、雨水、光照、地质、地貌、生物等资源禀赋十分有利于全域生态康养游。阆中挖掘伏羲文化,以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为抓手,面向世界,打造华人文化寻根问祖地、人类灵魂栖居地、中医药文化发源地、人类慢性病调养地,推出人祖伏羲文化体验游、慢性病调理和全域生态康养游,有望引领新型服务业聚集和优势特色产业增长。


4


立足县域优势,常抓工农产业立市根基

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增强地方实力,阆中应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常抓工农产业发展。

 

阆中1992年筹建工业园区,2016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园区建成面积4.9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40多户,并建有可容纳30多户的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已具备工业发展基础。


但面对开放市场和一般工业品产能过剩现实,建议阆中应常态化长期抓工业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阆中食品、医药、丝纺服装、建材、清洁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智慧数据等新型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完善产业链、技改扩能、产品研发,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发展。

二是清理园区僵尸企业,整合房产,盘活土地,招引新型优质企业入驻,要特别注重招引原阆中籍人士回乡创业。

三是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长期帮扶,并对帮扶效果进行年度考核,主要考核近年来阆中各类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四川民营经济20条”举措落实情况,引导企业推广国省创新改革经验实现创新发展。



090602nne6isomyy2kmek6.png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县域统筹”,要在县域内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


阆中城乡农产品消费来源于物流和超市居多的现状应得到改变,阆中农业应确立为文化康养生态旅游配套、为食品医药丝纺工业供料、保障域内群众健康生活需要等目标,采取统筹规划、技术服务、拓宽加工流通渠道等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发展。


建议首先留转农村闲散土地,招引高科技设施业主,积极打造一批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体验园,从文化医养丝纺角度看,阆中传统蚕桑产业仍可恢复打造,眼前应考虑全市约10万亩原业主难以为继的柑橘产业园善后问题,应稳妥盘活,不能走“分散--荒废--前功尽弃”之路。


其次由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部门主抓,盘活我市脱贫攻坚中建设的142个产业园,带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这些产业园的土地、道路、水利以及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已在脱贫攻坚中切实解决。


再次建议由供销、商经、机关服务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共同为农产品销售牵线搭桥,切实解决销售问题,各机关食堂可带头定购各产业园鲜活农产品。


总之,发展阆中实体经济,政府出实招才能见实效。

5

创新盘活资源,纾解发展资金短缺困难

 

又快又好发展,需要正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阆中应进一步挖掘盘活资源,广泛公开实行市场配置资源,促使可用资源变资本,以资源聚人气增财气,缓解政府资金困难。


090602bt0nsitzc3sthess.png

阆中历史、文化、传说、地貌、气候、生物等独具特色资源丰富多彩,如锯山垭可打造阆中人居文化领悟馆,河溪渡口金银滩可打造夏季河风体验馆,这些特色可用资源以市场方式配置给返乡创业人员依法依规打造,可聚集民间资本拉动阆中产业发展。


阆中古城每一平方米土地和房屋都是有价资源,那些零星公管房和机关事业单位南迁后留下的办公房、车库、门卫室、空坝等,在明确使用期限和依法依规使用前提下,以市场配置方式转让使用权,可有效盘活资源。在乡村振兴行动中,农村的旧宅基地、荒山坡、溪流、堰塘等都是可用资源,明确使用期限后,以市场配置方式转让给有农村情结的城市回流农村人员开发使用,可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注:以上纯属个人管见,若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090602prr97scsjh7nvp9h.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8-9 13:26 , Processed in 0.07004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