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99|回复: 0

“脸花鼻黑”?全国专家“会诊”乐山大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28
发表于 2022-1-10 08: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巨大的佛像开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的红色山岩体上,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


然而,就是这样的红砂岩山体,风化病害严重,有的岩体表面明显泥沙化,用手指轻轻一蹭便可能脱落。


084347o2caaq809dnwa6aq.jpeg

乐山大佛附近的中小型石窟风化严重。新华社记者 童芳 摄


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突出。


084347p7h3xena2z1g500j.jpeg

乐山大佛又出现“脸花鼻黑”。新华社记者 童芳 摄


在游客眼里,乐山大佛时常“脸花鼻黑”、“流泪”、“长草”、“开裂”等,而上一次大规模修缮完成至今,还不到三年。


保护乐山大佛需要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084347wxzw0zis8hzsrhhs.jpeg

乐山大佛两侧的石窟风化严重。新华社记者 童芳 摄


8日,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的石窟保护座谈会在四川乐山市召开。为乐山大佛石窟“会诊”,得开出一副“治水药方”。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们经过现场勘查后一致认为: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病根”在水患。


水的问题、内部裂隙的位置、防风化(凝结水数据)、用什么材料修复、是否建大佛阁遮起来、游客承载量极限等,都需要系统规划、分步落实。这是一个整体性工作,需要专业科研团队长期研究。


084347d55bzphtxptz5ae2.jpeg


据了解,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但都没有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会诊”后,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表示,将针对系列问题“照方抓药”,与国内外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对乐山大佛开展系统化整体性保护,跨领域多学科研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实施一批保护利用项目。

来源: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8-4 04:19 , Processed in 0.15169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