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翠柏慰忠魂,白菊黄花寄哀思。12月28日,阆中市举行散葬烈士墓迁葬入园仪式,将31位分散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英烈,迁移至市红军烈士纪念园进行集中安葬,告慰烈士英魂,弘扬烈士精神。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杜小兵,市人武部、检察院、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机动第九支队、武警中队相关负责人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部分乡镇街道及英烈家属代表参加安葬仪式。 上午7时30分,烈士棺椁由殡仪馆出发,途经江南大道、张宪街进入江南街道办事处黄花山红军烈士纪念园。 上午9时,在不同时期牺牲的31名烈士骨灰在烈士遗属及亲属的陪伴下抵达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现场鲜花环绕,伴随着婉转低回的《思念曲》,11名礼兵将覆盖着鲜艳国旗的烈士骨灰盒护送到烈士纪念碑前。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参加仪式的人员全体肃立默哀。副市长杜小兵宣读了31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全体人员向烈士深情三鞠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 礼兵护送烈士骨灰盒缓缓进入烈士陵园进行集中安葬,烈士家属向烈士墓敬献花篮和鲜花,表达深切悼念和无限敬仰。在戚氏三兄妹烈士墓前,烈士家属们摆上鲜花,祭奠烈士,诉说哀思。戚氏三兄妹分别是戚应源、戚应森和戚应雪,在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成立30000余人的川北第二游击军,为阆中20000余人参加工农红军做了重要的宣传发动工作。1935年春,戚应源被秘密杀害于巴中,年仅22岁。其兄戚应森、妹戚应雪受株连亦遭杀害。1957年阆中县人民委员会追认戚氏三兄妹为革命烈士。 据介绍,阆中作为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3年到1935年期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3年,20000多名阆中儿女参加了红军,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等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有近8000名优秀儿女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建设祖国和保卫家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次集中迁葬的31名烈士,由于牺牲后条件所限没有集中安葬。 为全面提升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教育后人的红色阵地作用,经过与烈士家属协商,将散葬烈士集中迁葬到烈士陵园墓区,不仅方便烈士家属前来祭扫,也方便各界人士前来祭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阆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阆中分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