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半月,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及川南大部分城市面临着今年时间最长、程度最重、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污染天气过程,全省大部分城市均陆续启动黄色预警并升级为橙色预警。
先前报道>> 21日零时起,成都重污染天气升级为橙色预警
本轮污染形势为何如此严峻? 为什么到了冬天成都及周边城市 仍旧容易出现重污染? 12月20日, 成都市气象局和市环科院共同 对此进行解读分析。 12月20-23日,成都市维持弱风无雨、多云升温的静稳天气,整体扩散气象条件差。其中21日夜间逆温较重,盆地大部城市以轻度污染为主,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逆温”的出现,又将形成气温与正常情况下相反的情况,呈现上高下低的状态,密度大的冷空气在下,密度小的暖空气在上,无法形成对流,整个成都平原又将盖上厚厚的“棉被”,污染物走不了,只能一直笼罩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上空。 22日起,盆地内湿度增大,云量增多,“棉被”继续越盖越厚,湿度增大后,污染物的二次转化速率也会加快,即生成污染物的速度变得更快,加上扩散条件持续恶化,成都平原和川南局部城市有中度至重度污染风险。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底部,四面均有多条高大山脉包围,更易造成污染物在山前累积,形成重污染,正是如此,成都平原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环境容量小,但是污染排放总量却大,就好比是盛饭的碗本身就小,却还一直往里添饭,如此一来,“小碗”里的“饭”越来越多。成都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600万辆,在建施工工地3000余个,涉气工业企业1.9万余家,社会活动水平高。在逆温现象和静稳高湿不利气象条件下,除了在建工地土方作业会产生扬尘以外,机动车尾气和工业企业涉气生产环节中产生的SO2、NO2和VOCs会发生反应,从而也会生成我们所熟知的PM2.5,成都平原经济区这个“小碗”里的污染物也就越来越多,导致大气污染程度加重。 污染持续多久?根据预测预报显示,25日起受冷空气影响,将伴有降温和弱降水,同时近地面风速有所增加,气象扩散条件明显转好,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本次污染过程有望结束。 新闻多一点>> 四川本周气温先升后降, 早晚温差大~ 根据四川省气象台最新分析预测结果,四川本周总体上是一个天气逐步转差的过程,前半周以晴阴相间为主,后半周以阴天为主。 四川省气象台预计: 21日晚上到22日白天,盆地大部多云转阴天,平坝河谷地区早上有雾;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多云间晴。 雨水将从22日晚上开始光临。 预计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盆地大部阴天,其中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泸州、雅安7市及遂宁、资阳、内江、自贡4市东部及盆地西部南部沿山有小雨或零星小雨;川西高原北部多云间晴,南部阴天间多云有阵雨(雪);攀西地区北部阴天间多云,南部阴天有阵雨。 目前,四川省气象台预测的每一天的全省平均最高气温都站在10℃以上。12~13℃的日最高气温,让人感觉得到一丝暖意……
要问现在的气温处于什么状态? 我们以国家气候基准站温江站为例:12月4日以来,温江站的日平均气温一直高于历史同期——虽然总体趋势向下,但相较常年同期来说,还偏暖和呢~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 12月21~22日,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大部多云间晴,预计甘孜州南部、攀西地区西部南部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3级;23日川西高原北部多云间晴,川西高原南部及攀西地区阴天间多云有阵雨(雪),其中凉山州南部局部地方有中雨,预计川西高原北部和攀西地区西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3级。
值得注意的是, 近期的晴好天气, 将产生晴空辐射作用, 导致昼夜温差加大, 早晚气温低。
大家一定要多穿衣服, 注意早晚保暖防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