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经常有扫码下载APP送礼物等类似的活动,有人抱着“拿了实惠就把APP删除”的心理就扫了码,事实上,在看似简单无害的下载过程中,手机里的信息就已经泄露!!!一是手机病毒的下载链接。扫码后,手机中毒。不法人员控制手机后,窃取手机中存储的联系人、短信、银行卡号等信息,甚至拦截短信,盗刷银行卡。二是恶意APP的下载链接。扫码后,手机会下载恶意APP或者假冒支付类APP。这类APP一般会要求用户注册、登录。在输入账号、密码、手机号以及支付密码后,用户的基本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三是钓鱼网站。扫码后,会出现一个假冒知名网购平台的页面。一旦在页面上输入账号、密码就会被记录,然后资金可能会被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人们扫描二维码进行注册并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随后便将这些信息与资料打包卖给一些“推销”公司或者一步步诱导人们做任务、刷单直至被骗。 不法分子通过制造附有二维码的假缴费单(水、电、燃气费)、交通罚单,显示扫码即可缴费,误导人们扫码,从而实施诈骗。
一部分虚假商户常常在支付时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使用购物平台监控之外的方式来付款,如提供二维码让消费者扫码付款,消费者一旦付款,钱直接进商户腰包,发货与否也就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