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52|回复: 0

喝酒能御寒?你还在不穿秋裤、暴露脚踝吗?专家提醒!

[复制链接]

5212

主题

228

回帖

1万

积分

编辑

积分
16728
发表于 2021-11-23 14: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据中国天气网,今天(11月23日)早晨,13个省会级大城市最低气温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郑州、合肥更是今年下半年首次跌破0℃。南京0.2℃接近冰点,上海、杭州都不足5℃。

 

截至11月23日早晨08时,西宁、长春、太原、北京、石家庄、西安、郑州、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南昌、海口最低气温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

 

中国气象局今早发布,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黑龙江中东部出现大到暴雪,鹤岗、佳木斯、双鸭山局地大暴雪(降雪量20~34毫米)。今6时,上述地区积雪深度20~35厘米,佳木斯和双鸭山局地42厘米;较21日08时新增积雪10~20厘米,黑龙江东北部25~40厘米。

 

预计,未来两天,黑龙江东部、新疆阿勒泰山区、西藏东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10~18毫米)。


寒潮来袭,高危人群须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刺激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容易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塞等疾病。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医学中心兼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马长生近日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心绞痛的症状不一定是疼,比如闷和憋都是心绞痛,在休息状态下,胸口憋闷甚至于疼10分钟还不好,就意味着冠心病严重了。

 

老年人、肥胖人士、吸烟人士等高危因素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等更要警惕,不能擅自停用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的药物,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越早救治越好


专家强调,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后越早救治越好。

 

马长生说,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有一个最重要的黄金时间段,行动越早越好,最好就是60分钟之内。公众要以最快的时间行动,叫120或者开车,毫不犹豫,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


大冬天不穿秋裤、暴露脚踝不可取


专家建议,寒潮期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必须出门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通常大家出门,会穿厚羽绒服、保暖的鞋子等,但有一个部位常被忽视,那就是头部。

 

由于血管密集,头部对寒冷的反应非常敏锐,身上暖了,但头部暴露在寒风中,也会引起血管收缩,一顶保暖的帽子,坚持规范佩戴口罩,既能有效抵御寒潮,也有利于疫情防控。

 

寒潮面前不分老幼,年轻人也要注意,有些年轻人,即使在大冬天也不穿秋裤,或者暴露脚踝,这种做法,专家认为并不可取,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喝酒能御寒”是一种认识误区


“喝酒能御寒”是一种认识误区,一些人饮酒后,会促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影响血压,同时也会加速散热,以致体温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心脏负担增加,特别是严寒天气饮酒后出门活动,很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雨雪天摔倒尽最大可能双手护头


雨雪天路滑,因为摔跤引发的骨折等也时有发生,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在冰雪路面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导致骨折。那么,当摔跤无法避免时该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孙凤龙表示,在摔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最大可能双手护头,同时前臂紧靠胸部,这样能够保护好重要器官避免受到更大伤害。

 

临床显示,雨雪后骨折多集中在手腕部、足踝部和腰部,滑倒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手撑地面,由于手着地的瞬间力量非常大,可能会传导到腕部、肩部,导致腕关节和肩关节骨折。如果摔倒时,能做出正确反应,则可以大大减少,骨折等受伤的几率。


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以免遭到二次损伤,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首先感知一下身体状况,施救者也不要,盲目拖、拉、背、抱伤者。


警惕 5大“冻出来的病”


危险一:血管遇冷收缩 易发脑卒中

 

秋冬季,随着气温变冷,很多人的血管痉挛收缩,血压会出现波动。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专家表示,口眼歪斜、看东西有重影、一侧上肢或腿没有力量或是说话说不清楚,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显示有可能得了脑卒中。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缪中荣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高危人群一般包括有高危因素的,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这些人群,另外就是已经有过卒中病史的,还有一些脑血管高度狭窄的,都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专家提醒,预防秋冬季发生脑卒中,需要注意改正长期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上需要注意避免高盐分引发血压升高。

 

危险二: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受寒潮天气影响,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会进入高发期。免疫力低的人群更容易患病。此外,气温骤降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更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专家提示,秋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需要注意“通风”加“保暖”。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 感染性疾病专业主任医师蒋荣猛建议,尽量开窗通风,每天2至3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另外,个人一定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注意保暖,不要一下子从20多度到零下的温度。还有就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助于保证我们的机体免疫力。

 

危险三:寒冷诱发骨病 关节容易受伤

 

冬天气温低,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可能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老年人在寒冷天气,应尽量减少出行,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

 

危险四:降温天气“老胃病”容易发作

 

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本身有胃病的人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危险五:天气寒冷 小心冻疮荨麻疹

 

当气温不足5℃,相对湿度达到60%以上时,易出现冻疮。冬季是寒性荨麻疹高发期,因此,应做好防风防寒工作,出门时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接触冷水,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并多吃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雪天8大健康提醒!送给所有人!

143301zzajjya4f2yy40gb.jpeg
143301ay8ge6bb0b3p0x8p.jpeg
143302w1bwmul4pmuuaag4.jpeg
143302u4z6pln3mrhttmhl.jpeg
143302yz6y4lnblnyl3ttm.jpeg
143302d71yzy67dm56ii6x.jpeg
143302vn9ns6w7i9lr9l95.jpeg
143302ik9eoss9sb8s1q3e.jpeg




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21 17:07 , Processed in 0.08936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