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0|回复: 1

新增两院院士中,有多少位四川老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28
发表于 2021-11-21 08: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18日公布,共149人当选。新增院士中,有多少位四川老乡?四川观察记者根据公开资料进行了整理,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新增两院院士中,有10位是咱四川老乡,其中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起来认识。

成都
085755c4di6iu8u07e8gmf.png
杨正林  成都邛崃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
长期致力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与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视网膜疾病致病机制、分子诊断和防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085755ns6se90m6t2s76h0.png
邬堂春  简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
他是我国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首位国家杰青、“97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针对环境健康领域长期存在、尚未破解的重大科学难题,他和团队运用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在空气污染与健康领域作出了贡献。
绵阳
085755qmjfvswaptlmt0fz.jpeg
阮勇斌  绵阳梓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数学与物理(主要指量子场论和弦论)相互交叉渗透发展是近几十年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并引发了辛几何、低维拓扑和代数几何等数学领域的革命。阮勇斌将近代物理思想应用到数学中,在上述若干研究方向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资阳
085755tb4b4v1bkk46z4al.png
李克强  资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长期致力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动态设计与控制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攻克了“控制协同、结构共用、车云融合”三大核心关键技术。他是我国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主要领军学者,是“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术语及其技术中国方案的提出者与推动者。
085755zi8igpic7xc8cc9p.png
罗毅  资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他是国际公认的优秀光源增益耦合DFB激光器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从事DFB激光器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成研究的科学家。
085755s5g5cau4d407l4z7.png
邓龙江  资阳安岳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带领团队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的“薄型化”和“超宽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该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保障国防安全,提升行业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南充
085755kvz3ox68kkfa12kd.png
谯仕彦  南充阆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教学科研与技术转移工作,为解决饲料蛋白质资源短缺和抗生素过度使用这两个制约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085756c25mmealke2lx2o2.png
王自力  南充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长期从事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与重大工程管理实践,形成可靠性综合集成理论,已成功用于多个重大型号研制,突破“两张皮”技术瓶颈,推动质量设计技术变革,走出了我国可靠性系统工程从引进吸收到集成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
宜宾
085756zydudjhy2p2kyhhk.jpeg
吴剑旗  宜宾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反隐身雷达理论探索、预先研究和工程研制一线。他运用一种全新的雷达体制成功研制我国首型固定式和首型机动式米波反隐身雷达,从无到有的形成了我国对隐身飞机预警监视和拦截引导作战能力的跨越,推动了我国反隐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广安
085756sa4kcklznf24v825.png
杜修力  广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长期致力于工程抗震研究及工程实践,在结构-地基-围埋土体耦合抗震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咱四川人,2021年新增两院院士中,还有多位是四川高校的校友,他们在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求学,为走上科研道路打下了基础。
黄殿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长期从事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工作。
徐卫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材料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
李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型号总设计师 ,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祝宁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院长,本硕博均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微波光子器件与技术的研究。
张宏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从事新型专用通信网络体系和核心技术研究与相关人才培养。
高宗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长期坚守在桥梁科研、设计、施工一线,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多塔缆索承重桥梁、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许为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本科毕业四川农业大学,是我国小麦育种学科带头人之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30余年,为我国小麦生产和小麦育种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85756lfco9z6euooo149o.png
085756yv5ouovv5959vt5p.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31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310
发表于 2021-11-21 09:3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四川的还不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21 05:41 , Processed in 0.07529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