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砰砰……” “我们是阆中市公安局 快开门,你在被人骗钱!” 经过民警不断敲门、劝导 事主依然拒绝开门 民警担心其“陷入”诈骗陷阱 经过反复劝说,终将其房门打开 这一幕并非电影桥段 而是阆中七里派出所民警 上门劝阻的“惊险”一幕 (点击观看视频) 11月11日晚7时许,阆中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市民王女士求助电话称,其母段某某可能遭遇电信诈骗,从下午5点到报警时,一个人待在卧室并将门反锁。接警后,阆中市公安局七里派出所值班民警曹磊、朱军两人立即赶赴现场调查。 画面中的段某某在卧室内不停与别人电话和视频,拒绝与警民警沟通。民警了解,当天下午5时许,一名自称北京市大兴公安局“曹警官”给段某某打来电话,称其在刚刚侦破的一起“洗黑钱”案件中存在非法洗钱嫌疑,涉及金额198万元,要求段某某在视频通话期间不能接打任何电话或者向他人泄露与此事相关的信息,并提供银行卡账户及身份等信息,将名下的资金转至“曹警官”提供的“安全账户”中。 民警初步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案后,立即阻止了段某某进一步的操作,随后将其带回派出所。经过长达3小时的案例分析和劝说,段某某认识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庆幸自己的银行卡中的100万余元资金没有损失,对民警的及时劝阻表示感谢。 骗子找上门的时候如何做到不慌乱?首先要摸清他们的诈骗套路,请看以下这四步: 诈骗分子首先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证件照等; 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为“XX公安局”之类的官方电话,表明身份。利用公检法部门的威信力击破事主心理防线,使其陷入恐慌,失去判断力,诱导套取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 为了增加真实性,还会通过聊天工具发送拘留证、逮捕证、通缉令等文书材料,进一步击溃心理防线,消除疑惑; 让其配合调查资产情况,进一步套取个人信息和验证信息,实施诈骗。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广大群众如遇自称是公检法机关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2、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发布“通缉令”“逮捕令”“财产冻结令”等;也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查”,也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安全账户”。 3、“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受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刻接听,防止被骗;如发现被骗,请务必保留相关证据信息,并及时拨打110进行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