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不赌博 没钱不网贷 宣传千万次 从不认真看 说的是不是你呢?  反诈我们在行动 结合审判实践,我们总结出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1.大量个人信息遭泄露、甚至被买卖,成为犯罪分子筛选潜在行骗对象的重要手段; 2. 部分地方的工商登记机关、银行机构对申请注册公司、开立银行账户行为把关不严; 3.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缺位,导致部分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为犯罪; 4. 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同时导致网络电信诈骗行为查处、打击困难; 5. 犯罪分子依靠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 6.被害人因自身贪念、心理承受能力差、识别能力差等弱点,易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好的圈套。 1.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①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② 要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在相关网站输入账号、手机号码、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 广大群众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否则,5年内将会被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还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污点,影响贷款办理等业务。 若发现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① 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 ② 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设置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③ 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的动态密码。 ① 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微博、QQ、邮件、语音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时,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 ② 陌生人或长期失联的“熟人”要求汇款时,须保持谨慎多方求证,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银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咨询; ③ 如确需向对方转账,应尽量选择次日到账方式并于事后再次核实,如有异常及时申请撤销; ④ 具有移动支付习惯的消费者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产品,并下载安装正版应用软件; ⑤ 避免在与移动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中存放过多资金以便分散和锁定风险。
来源:阆中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