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阆中市2021年新教师岗位培训中,民族小学青年教师赵怡和她所教班级学生一道,现场呈现了一堂语文常态课《一封信》,课后还举行了说课、评课、评“评课”等活动。此次课例展示和“一课双评”让在场150余名培训学员收益良多。
课堂上,赵怡老师牢牢把握课程标准学段要求,把识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采用“田字格定位”“偏旁辨析”“动作演示”“看图选字”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字义,并在说话中加以运用。在突破“课文中哪些地方是信中内容哪些是写信过程”这一教学难点时,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先容错后纠错,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来加以辨析,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学生的课堂表现比老师“抢眼”得多。“‘封’字的右边是什么?”“‘封’的右边是‘寸’,‘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寸’。”“你怎么记住‘团’字的?”“我用编儿歌的方法来记这个字——一个方框里,有个小天才!”每个同学的回答都能言之成句。课堂口令指令更是娴熟自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来帮你说一说”,学生一边举手还一边说;课堂结束时,“收桌子,还凳子,捡垃圾”,同学们一边说一边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课前,培训学员刚刚听取了保宁教育督导责任区主任李蓉主讲的“教学常规”专题讲座,其中的“怎么听课”“如何评课”刚好可以现学现用。评课环节采用“一课双评”,先是学员评课,张钰、钟玲、柴嘉玲、严松等4位新任教师发言,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学生的参与度及学生课堂常规、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发表各自观点和思考。
李蓉和民族小学教研团队成员对学员评课以及这堂课进行了点评。李蓉对本节课给与肯定,认为课堂真实,内容丰实,教师学识扎实;老师能够坚守学科本味,把听、说、读、写训练落到了实处;整个教学做到了目标清晰,流程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建议任课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维度上再下功夫。她高度评价本届学员的专业素养,认为大家都有成为好老师甚至名师的潜质,勉励大家在教学常规工作中多听多评善听善评,在评价别人优点的同时要能吸收内化,指出别人不足的同时要思考“如果是我会怎么做”,既帮助他人,也成就自己。
其他点评嘉宾也对学员们关心的专业问题作了回应。
据悉,“一课双评”是保宁片区近年来力推的校本教研特色活动。通过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学科专家组成员之间的多向互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深读探究,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