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民间故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连环画可以用连续的图画讲述完整的故事,也是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在推动“双减”落地的今天,如何以学科整合的方式推动作业形式的创新以达到综合育人的效果?近日,阆师附小五年级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走到了一起,合作开展了以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为主题的学科整合教学实践活动。 10月13日上午,五年级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聚集在一起“共谋大事”——要开展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教学实践活动。教科室主任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图,并就活动中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的任务分工作了安排。艺体室主任就活动中老师应注意的工作做了培训并组织老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活动开始啦!
语文课上,老师们带领孩子们读故事,从朴实的字里行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梳理曲折动人的情节,讨论人物的性格特征。同学们或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或在故事情节简略的地方“添油加醋”,或者将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为学习增添无数乐趣,也为绘制连环画打下了基础。
美术课上,老师们带领孩子们探究连环画的组成,分析连环画的特征,设计主要人物的形象,学习连环画的画法……大家兴趣盎然。
两个学科的教学活动看似平行推进,却又在老师们的巧妙引导中情境相通、相互支持。 一次学习活动,多种能力的锻炼提升。动听的故事,美丽的图画,周末实践作业就变成了“巧绘连环画”。孩子们或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一本本虽稚嫩但精心设计的连环画在同学们的笔下诞生。
老师有方法指导,学生有创作空间;既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又有绘画技能的训练;没有机械的记忆,没有枯燥的抄写,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孩子们全身心自由地投入。作业,不再是烦难的任务,而是内心深处的多彩表达;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