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10月12日,为期四天的阆中市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中心开启,七十余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主题:写作教学。培训采用了专题讲座、研课磨课、观摩学习、研讨沙龙等多种形式。
“伟乎大哉,教育……”激情饱满的朗读声从培训楼一楼教室传出,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教师培训中心主任程博做了《奋力奔跑在教育筑梦的路上》的微讲座。他指出:面对教育“双减”的新的形势,将对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我们一线老师更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现代高效课堂改革,努力做“全面育人的守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堂提质的探索者”、“学生成长的陪伴者”。他阐述了阆中师训发展思路,强调让思路引领发展,不断引领阆中师训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他希望大家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感受,在谦虚谨慎的态度下学习,在真学实学的时光里收获,在实践体验的工作中成长,在超越自我的奋斗中奔跑,在彼此成就的事业上成功。
看似浅浅却深邃,碧波深处有奇珍。方祖利老师的专题讲座《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文本教学与阅读教学》,从她自身专业成长经历出发,解析了初中语文教材36个单元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体系,又从单元阅读策略、写作技法、具体操作、拓展方法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和经验,真正将语文核心素养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干货满满。方老师说:“每个语文人都应该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胸襟和情怀,用成长陪伴成长,用成长引领成长。”
李娟老师的专题讲座《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写作教学与教师素养》,主要谈到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写作方面的个人修为和专业素养。她明确指出: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多积累;要多关注优秀的教育同仁,优秀公众号,报刊杂志,新闻时评栏目;老师要勤写下水文,撰写教学论文;要善于升格学生作文,积极投稿;老师要准备好每一堂课,每一份教案……此外,还就老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等方面,分享了她的做法和经验。她激励语文老师们:我们在语文教学路上万不能落下对自身的提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鸣惊人,不是误打误撞,而是厚积薄发。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为了切实提高老师们的作文教学设计水平,达到互帮互鉴互学的目的,本次培训安排了两轮研课磨课活动。由杨清华、徐玲、吕莎三位老师分组实施和指导。按学员本期所教年级,分成七、八、九年级三个大组,再分成三个小组,从本期教材中筛选三个单元教学作文,每个小组共同研磨一个单元。先设计个人初案,经小组说课、研讨、修改,形成个人磨课教案。再结合教研室曾经推出的初中各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由小组集体打磨,形成小组合案,各小组推选学员在本大组中试讲。最后由各年级组推优在全班模拟讲课。真正落实了“培”中有“训”。
秋风微微凉凉,落叶红红黄黄。最是情动语文,白中满园生香。本次培训中,我们与教研室进行了资源整合,借助南充市2021年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不同课型教学展评活动在白塔中学举行的机会,安排了观摩学习。共听课七节,其中有两节写作训练课。分别观摩了名著导读课、现代文自读课、古诗文自读课、阅读训练课、写作训练课等课型。执教者充分展示了他们在统编教材不同课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凸显了语文的语言之妙、学科之美,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场场饕餮盛宴。
秋雨绵绵秋意寒,共探写作热情燃。培训伊始,我们就收集整理了学员们在写作教学中的困难、困惑。为了集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举办了关于作文教学研讨的沙龙。沙龙由薛晓红、徐玲老师组织研讨、指导,秦林岚、朱艳君、杨军、张昌敏、雒一锦等九位老师也各抒己见,参与了交流研讨。大家就“作文教学的内容”、“作文教学的序列化”、“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虽然就是老师们自己平时惯常的做法,但却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操作性强。
本次模拟赛课活动中,汪海蓉老师的《如何突出中心》,王姣姣老师的《论证要合理》,李冰花老师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三堂课脱颖而出,被评为优质课。
根据小组推荐、综合考量,本次培训评选出谢坤玉、蒋娟、刘筱、蹇志华、毛霜梅等10名优秀学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此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路永不会止步。参训老师们返回岗位后,回顾整理、提炼升华了本次学习之旅。大家表示,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地践行本次培训过程中写作教学的方法和理念。
语文教育事业是心的事业。心热、情真、传承、创新,教师必能在坚守中创造精彩,在开拓中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