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1|回复: 0

【心育护航】暑假,让成长在阳光里绽放——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1553

主题

12

回帖

5466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466
发表于 2025-7-5 16: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图片
暑假,让成长在
阳光里绽放

#  Summer Holiday  #


111.jpg
尊敬的家长们:



盛夏启幕,暑假如约而至。这段时光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港湾,是探索世界的窗口,更是亲子情感升温的契机。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行者,我们深知一个有温度、有意义的暑假,不仅能让孩子收获快乐与成长,更能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筑牢根基。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愿与您携手,一起让这个暑假成为孩子心中一段温暖而深刻的旅程,以科学的陪伴守护心灵,以智慧的引导化解焦虑,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片



一、以“身心健康”为基,筑牢成长底色
11111.jpeg

健康是幸福的起点,更是心理阳光的源泉。假期里,让我们先放下对“弯道超车”的焦虑,回归成长的本质。

01
守护规律作息

无需苛求严格的时间表,但要帮孩子建立相对稳定的作息。早睡不熬夜,早起不赖床,让身体生物钟保持平衡。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孩子精力充沛,更能减少因疲惫引发的情绪波动。

02
拥抱阳光运动

炎炎夏日,运动可以是清晨跳绳、傍晚散步,也可以是室内瑜伽、家庭球类游戏。坚持运动的孩子,既能强健体魄,也能在汗水中释放压力,收获自信。

03
关注情绪信号

假期里孩子时间更自由,情绪也可能更“外放”。当他们烦躁、抵触或沉默时,别急着批评,试着平和地问:“你好像不太开心,愿意和我说说吗?” 接纳情绪才是引导情绪的第一步。



二、以“张弛有度”为纲,平衡成长节奏
22.jpeg

暑假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松”与“紧”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过度放纵,也不被压力裹挟。

01
给“娱乐”留一方天地

允许孩子拥有纯粹的快乐——看场喜欢的电影、拼一款创意积木、和小伙伴奔跑撒欢……这些看似“无用”的时光,是释放天性的出口,滋养创造力的沃土。别斥为“浪费”,放松带来的愉悦终会转化为内心的能量。

02
给“空白”留一点空间

不必假期塞满,偶尔让孩子“无所事事”,反而能让他们学会与自己相处——发发呆、想想心事、做点“天马行空”的小事。这种“空白”并非虚度,而是孩子自我调节、沉淀思考的机会,能帮助他们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03
让“学习”成为探索的延伸

学习不是假期的附加题,而应是孩子好奇心的自然延伸。与其沉溺课本刷题,不如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在触摸历史、探索科学中点燃求知欲;陪孩子记录一次家庭收支,在统计分析中体会知识的实用;鼓励孩子读一本“闲书”,在文字里遇见更广阔的世界。学习的形式有千万种,有趣的体验远比机械任务更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三、以“劳动淬炼”为径,培育责任与自信
333.jpeg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更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假期里,让孩子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价值感与成就感。

01
从身边小事做起

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碗筷、给绿植浇水……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让孩子明白——家庭是共有的港湾,在承担责任中学会体谅父母的辛劳。不必追求完美,哪怕只是饭后帮忙擦一次桌子,也是成长的印记。

02
解锁新技能体验

带孩子去菜市场挑选蔬菜,学做一道简单的家常菜,尝试修补一件旧玩具。在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孩子会收获“我能行”的自信,这种自我效能感,正是对抗焦虑、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支撑。

03
在付出中感受联结

劳动不是孤立的任务,而是家庭情感的纽带。当一家人分工准备一顿晚餐,当孩子为加班晚归的父母准备了夜宵,这些瞬间会让孩子明白——我的付出能让身边的人更幸福,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是心理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四、以“亲子情深”为桥,搭建心灵港湾
444.jpeg

假期里,亲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了,这既是温暖的馈赠,也可能藏着摩擦的隐患。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倾听”代替“说教”,用“共情”化解“对立”。

01
留一段“专属倾听时光”

每天抽出15分钟,关掉手机,认真听孩子说话。听他讲伙伴的趣事,听他对动画片的独到见解,听他抱怨天气太热。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内心的情绪就有了出口,很多矛盾便会在倾听中悄然化解。

02
造一场“无目的的特别时光”

每周约定一次“亲子专属活动”——可以是下一盘棋、拼一幅拼图,也可以是去公园捡树叶、在家玩角色扮演。这段时间里,放下教育目的,只做孩子的玩伴。这种纯粹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不需要优秀,也值得被爱,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是安全感的核心。

03
试一次“换位思考的颠倒时光”

如果孩子总抱怨“你不懂我”,不妨试试角色互换。比如:让孩子当一天“家长”,安排家庭琐事;或者允许他做一件平时被禁止的小事(如吃一次冰淇淋、决定一次晚餐菜单)。在体验中,孩子会理解父母的不易,家长也能看见孩子的视角,这种双向理解,是减少冲突的关键。



五、以“理性用网”为界,守护数字时代的成长
555.jpeg

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是时代的产物,与其严防死守,不如教会孩子理性驾驭。

01
定规则更要共商共建

和孩子一起制定屏幕使用公约,比如每天使用不超过1小时睡前电子设备需交给父母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什么。可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执行才会更有主动性;家长更要做好示范,避免自己一边刷手机一边催孩子学习,榜样的力量永远比说教更有力。

02
用丰富体验替代数字依赖

当孩子抱怨无聊时,不要轻易扔给他一部手机,带他去散步、去打球、去书店等等,或者让他帮你做点“你忙不过来的事”,当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更有趣的事——比如发现蚂蚁搬家的奥秘、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帮助他人的快乐,自然会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有时,孩子沉迷手机只是因为找不到更有意义的事。




六、以“弹性规划”为尺,尊重成长的节奏
666.jpeg

假期计划不是军令状,而应是成长的指南针。过于严苛的计划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完全无序则可能导致空虚。不妨试试“粗线条规划”

01
确定核心目标

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假期,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有哪些小变化?”(比如“每天读10分钟书”“学会骑自行车”)。目标不必多,结合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主动权,共同讨论出几个主要目标。

02
列出事务清单

根据核心目标,列出假期的必做事情,把假期分段,哪些是某一段侧重做的。家长可以协助孩子规划,把要做的事情分摊到这段时间的每天,去一件一件完成。

03
允许灵活调整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某天孩子想偷懒,不必严厉指责,不妨和他商量“今天先休息,明天我们把今天的任务补上?”这种弹性会让孩子明白——偶尔不完美也没关系,避免因完不成计划而产生自我否定。

04
用“正向反馈”代替“批评催促”

当孩子完成了当天的小目标,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句“你今天坚持运动了,真棒”;如果没完成,和他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贴标签“你就是没毅力”。积极的反馈会让孩子逐渐找到节奏感,这种内在动力,比外在催促更持久。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暑假只是其中一段短途。我们不必追求完美假期,更不必因偶尔的矛盾而焦虑。让我们少一些比较,多一些看见;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焦虑,多一些等待。相信在爱的滋养下,每个孩子都会在这个暑假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阳光与成长。

最后,祝愿所有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愿每一颗心灵都能被温柔守护,向阳而生!




温馨提示:暑假期间,阆中市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正常开放,线上线下咨询通道始终为您敞开(为确保服务质量,线下辅导务必提前预约)。

1751621741683.png



                                                                                

来源:阆中教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28 10:51 , Processed in 0.0758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