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是这样给健康定义的:“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两方面。只有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尊敬的家长:
您好!您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长身体、长学问的重要时期,同时在心理方面变化格外明显且不稳定,心情容易波动,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诱发多种心理问题。此时常见心理不适症状有:疲乏、健忘、心情低落、学习或生活提不起精神、学习或生活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惊、没有食欲、易激怒等。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克服这些问题,假如症状严峻、持续时间长,请各位家长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重点关注如下状況:
1.有心理疾病家族遗传史者。
2.性格内向敏感,不大外露的同学。
3.学习状态不佳及心理测试不好者
4.不明缘由的告辞、赔礼等。
5.有其他不良现象者,如失眠、烦躁、心情不稳、话突然变多或突然变少等。
二、家长平常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可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创造充满关爱,富有亲情的家庭环境。各种调查研究显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父母关系和谐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成长的力量。所以,希望家长们做到要有理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等。
2、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家校沟通。耐心倾听您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朋友。同时,与孩子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并就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孩子进行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3、注重以身作则。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因为身教重于言传。比如,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打游戏、打麻将等。
4、养成合理的生活起居规律。心理疾病的发生,一般都从睡眠的转变开头,所以保持睡眠充分格外重要。另外,适当运动,劳逸结合,提高心理调整力量。
5、理性看待考试压力。孩子平常学问的积累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而心态的调整则是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各位家长要尽量维护孩子正常的心情,避开过度焦虑。
6、关注异常行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烦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心理困惑,产生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注意孩子心理的变化,及时进行正面的疏导,如有异常情况,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7、遇到任何心理困惑及时寻求专业人员。一旦家长发觉孩子异样,及时与班主任加强沟通联系,也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或心理专业机构,做到早发觉、早预防。
亲爱的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