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94|回复: 1

三流父母拼金钱,二流父母拼学历,一流父母拼…

[复制链接]

6302

主题

177

回帖

1万

积分

编辑

积分
19813
发表于 2021-10-26 09: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大阆中网菲菲 于 2021-10-26 09:07 编辑


    前几天,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默提出过一则观点:



“中国的孩子们现在已经变了,然而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这一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在接近20年多年的时间里,陈默访谈了8000多个家庭。


在与父母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她直接感觉到如今的孩子们所思考、好奇、感兴趣的东西,与从前越来越不一样了。


1、他们好奇的事物越来越新了。


想当初,父母这一辈小时候好奇的问题,大多是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而现在的孩子们举起手问的都是——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爸爸,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电影里那些宇宙飞船的电能,到底从哪里来?



在最近知乎的热门短片《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中,新时代的孩子们提出的新问题,让很多父母力不从心。


短短几十年,父母们经历了从大哥大到触屏手机,从科学上网到5G的变化。


而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面对一整块电子屏,生活中处处是便捷的人工智能。


身处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和孩子一样都是“懵懂的新新人类”。


于是很多父母发现,曾经的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已经不再能替他们回答孩子的所有疑问。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被孩子的《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问倒。


090449flsersm008yn2p8s.jpeg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回应他们的好奇,成了当代父母面临的主要难题。


2、孩子们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了。


时代的发展还给这一代孩子们带来了另一个变化——物质的富足。


他们很少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日子,不愁吃穿,也无需为生存问题担忧。


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有大量时间进行“个体的思考”或“生活的洞察”。


我经常在后台看读者们分享的育儿故事,有些真的非常耐人寻味。


有的小孩写作业累了问妈妈:“我为什么要写作业?”


当妈妈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考好大学”之后,宝宝又追问:“那妈妈,我考上大学的意义又是为了什么呢?”


还有读者说,有次孩子蹲在地上看家里的小猫吃饭,便问道:


“妈妈,在小猫咪的眼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那妈妈呢,你眼里又是怎么看待我的?”


这些生活里被“问倒”的时刻,都不禁让父母感慨——我的孩子竟然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090449h7777un3buqk8nf8.png


不得不承认,有时我们对孩子的世界知之甚少。


而如何跨越心灵的沟壑,守护孩子好奇心的火花,给予他们一个负责的满分回答?


身为父母,你的答案,真的很重要。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总想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个性极其强烈。


如果不向这种需求给予养料,不用心让他们接触事实和现象,探寻认识的乐趣。


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也会与之一道熄灭。”


好奇,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天性。


很多教育专家都在采访中表明——这一代孩子们,对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


这也就暗示着,老一辈的“育儿糊弄学”,对今天的孩子而言不再奏效了。


090449r0itiji66ffs5psf.png


以前父母遇到不懂的,便喜欢搪塞孩子,“等你长大就懂了”,“大人说话,小孩别问那么多”。


但今天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们会反问:


“你不说是不是不懂?为什么你能说话,我不能说?”


无论父母愿不愿意接受,都需要认识到一个现实——


在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孩子面前,他们需要的不再是顾忌威严和面子的父母,而是一个共同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伙伴。


细心一点的家长会发现,从90年代到今天,我们教育中的很多方面,都在变得越来越平等、全面。


比如亲子关系。


从前父母更在乎长幼有序,父尊子卑;而今天更倡导亲子平等,谁懂得更多谁就更有发言权。


比如教育理念。


从前流行虎爸虎妈,教育的目标也唯读书论;而现在很多父母更注重孩子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完整,“好孩子”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090449wgs26l2qqqteeh4g.png


种种变化都在告诉我们,在育儿路上谁更能倾听孩子的内心,给予他们鼓励、尊重、积极引导。


谁就更能激发孩子的潜在能量,让他们的人生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反之,则如逆水行舟。


之前总听到有人说这一代父母带娃多“容易”,“现在物质发达,教育条件优越”......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因为生活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以这一代父母和孩子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起点,拥有与时俱进的决心和不断探索的勇气。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份信念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相信“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的人。



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


在呵护孩子好奇心,与他们一同进步的旅途中,很多父母可能都会遇到这两个教育误区。


第一,总是把孩子只当成小孩。


这和很多亲戚过年给小孩买礼物的道理一样。


成年人永远以为小朋友们想要的只有新书包、新玩具,认为孩子们的世界一天到晚就是看各种动画片。


殊不知,孩子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阔。


知乎通过持续的线上征集与幼儿园实地走访,收集筛选了数千个当代孩子们好奇的新问题、真问题,


他们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着很多对现代科学的思考,和富有童真的洞察——


为什么小猫喜欢钻纸盒?


为什么扫地机器人不会迷路?

为什么我不能去其他星球生活?



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孩子们问不到。


除了低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父母们在育儿路上还容易遇到另一个误区。


第二,总苛责自己做得不够完美。


很多父母在孩子问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自己却不知如何回答时,内心便开始局促不安。


不仅担心面子挂不住,有时看着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神,还有一种帮不上忙的愧疚。


其实,爸爸妈妈们真的不必过分苛责自己。


每位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有不懂不会的,都很正常。


来源:十点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959

回帖

327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78
发表于 2021-10-26 09:2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欢迎小伙伴们的发帖和评论,小编特此奉上一份玩转大阆中app攻略哦:

下载大阆中网app,每天有福利
1、每天签到有福利,签到第一有惊喜
2、每天回复帖子6个有福利(不能发水帖)
3、邀请好友有福利
4、每天晚8点指定帖子回复领福利
5、分享红包帖子得福利
6、发帖采纳送福利
7、晒奖发帖也有福利
满20/50就可以兑换面值同等购物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14 08:50 , Processed in 0.07378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