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阆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祎带队开展《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先后前往张飞庙、中天楼、笔向街、蒲氏宅第、贡院等地开展检查,通过实地察看、深入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古城整体风貌保护、智慧消防建设、文物保护利用、古城保护改造提升工程等情况。
在随后召开座谈会上,执法检查组听取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市住建局、市文广旅局、市综执局、市公安局、市交警大队、市文旅投公司负责人分别围绕贯彻落实《条例》作情况汇报,并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开展了交流探讨。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落实《条例》总体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古城保护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执法检查组指出,《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及相关部门(单位)坚持以《条例》为“纲”,以《维修规范》《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为“目”,构建起“1+N”政策体系,使古城保护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设立专家委员会、编制动态更新保护名录、引入“空地一体”智慧消防等举措,实现了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特别是今年古城保护经验案例被《人民日报》《求是》等党报党刊刊载,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执法检查组强调,《条例》在贯彻实施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综合执法效能有待提升,执法队伍在“统得起、喊得动”的基础上,“管得好、罚得下”的能力仍需加强;普法宣传深度广度有待提升,分层分类开展精准普法,提高知晓率方面仍需加力;古城保护和发展的用力需要平衡,古城业态较为混杂、古城居民生活改善需求与风貌保护要求、旅游快速发展与智慧化管控能力不足等矛盾依然突出。
执法检查组建议,要在强化法治保障上下功夫。持续深化执法能力建设,对《条例》配套文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修订,使法规体系更加契合保护管理的实际需要。要在完善协同机制上求突破。着力破解综合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压实相关部门责任,真正形成信息互通、力量互补、行动协同的古城保护合力。要在推动精准宣传上出实招。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普法矩阵,开展差异化、互动式的普法教育,让《条例》内容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行为准则。要在保护发展并行上见成效。在抓好古城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古城开发利用的新载体。同时,加快推进古城智慧化保护工程,实现更高水平的活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市人大执法检查第一小组成员,市住建局、市文广旅局、市综执局、市公安局、市交警大队、市文旅投公司负责人参加执法检查和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