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逐渐进入“炙烤模式”,气温频频上升,热射病进入高发期。据医学专家介绍,热射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及时预防尤为关键。
全屏 热射病是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体内器官和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热射病?1、减少室外活动,穿衣凉爽,室内注意通风和降温。2、出行注意防晒,室外工作的人群及时补充淡盐水,适当休息。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3、吃含水分较多的瓜果,保证充足的睡眠。 专家提醒,尽量避免在11点至15点气温最高时段外出。如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穿戴宽檐帽、太阳镜,涂抹高倍数防晒霜,使用遮阳伞。养成主动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议每15 - 20分钟饮用150 - 200毫升水,可适当摄入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避免饮用含酒精、高糖饮料,这类饮品会加速身体脱水。 如果身边有出现热射症患者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裤散热,拨打120。如发现患者抽搐、呕吐、昏迷,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可用冰袋敷腋下、颈部两侧,以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拭全身,并持续扇风。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禁止喂水。图源:深圳卫健委 热射病可防可控,面对持续高温,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掌握科学的预防知识,做好自我防护。
预防与应对热射病 分别记住六个字
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 需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而热射病的预防,也需记住这六个字:“散步(补)时(适)要(药)观察(查)”。 散——降温散热:可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 补——补水补盐:高温的环境下应该多喝水,提倡大家喝淡盐水。 适——适热训练: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体能好不等于耐热性好!(注:热习服训练适用于专业人员,普通人尤其是热射病高危人群无需勉强。) 药——常备解暑药品: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观——观察体征:在高温环境中,应当加强自我预警。 查——查指数表: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