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踏青、赏花
最近还有一项活动相当火爆 那就是“打野”! “打野”原本是个游戏里的词 如今被社交媒体上的青年 代指挖野菜 “打野”热近期也在各地兴起 一到周末假期 不少人会到城市周边的山野中 感受摘野菜的乐趣 现在正处清明假期 不少人出门踏青后 应该也会随手采摘一些野菜回去吧~ “打野”虽快乐 但也不要盲目跟风 因为很可能因辨认不准 吃到剧毒植物 2023年4月1日,四川省宜宾张女士(化名)一家6人回到老家扫墓,结束后在野外摘了一斤“血皮菜”拿去饭店加工,食用后没多久全家人陆续呕吐头晕。去到医院才发现,将只能外敷的“化儿草”误当成了“血皮菜”。 当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科普,“化儿草”叶子边上有卷齿、比血皮菜更修长,放在嘴中咀嚼有苦涩味,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外敷但不能食用,吃多会产生头晕、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若误食应该尽快就医,若中毒情况严重,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再者要催吐和导泻,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进行人为催吐;进食超过2小时,精神较好的,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在医院从事药剂工作的杨女士表示,“打野”虽然很有趣,但更重要的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比如说,葱莲就容易被当成野葱食用,但葱莲是有小毒的,且在成都都很容易见到。尤其是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很危险,因为他们无法从外形上来区别两者,容易误食用。” 葱莲是石蒜科植物,又叫做肝风草,误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浑身无力、昏睡等中毒反应。 2022年5月6日,家住成都蒲江的陈先生在自家后山闲逛时,偶然在松树林里发现了6朵白色的蘑菇,陈先生拾起它们带回家,在中午的时候将它们全部素炒吃了。当晚10点左右,陈先生开始剧烈呕吐、腹泻。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检查。 在经过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全力诊治后,陈先生有惊无险的度过难关。经过毒检确认,陈先生食用的这6朵看起来纯洁无害的蘑菇是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致命鹅膏。 ingFangSC-light;background-color:rgb(254, 255, 255);margin-bottom:unset;">特别提醒 对不熟悉的野菜 不要采摘、不要食用 防止野菜中毒 以下几个问题要牢记 1. 仔细鉴别,谨慎采食 不熟悉、不认识、易认错、受污染的野菜坚决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为满足公众需求,一些野菜已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大家可以通过正规销售渠道进行选购。生长在路边、化工厂河边或附近的野菜,请大家不要采集。 2.妥善贮存,合理烹饪 野菜不宜存放过久,生食野菜应清洗干净,对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后才可食用。 3.保存拍照,及时就医 食用野菜前留存少许野菜或拍个照以便中毒后鉴别种类,食用野菜后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4.下列人群不建议食用野菜 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以及对野菜有过敏史、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野菜。 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时进行催吐; 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