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阆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身穿红马甲,头顶寒风,用脚步丈量基层网格,在网格中充当巡查员、宣传员、调解员、代办员,排查各类民生难题,解决群众需求,反馈疑难问题,真正实现网格作用最大化,在“小网格”中筑起守护民生“大屏障”。“彭爷爷,给你送菜来了。这个是你定的菜,我们给你采购了哈。”“多少钱?”“这个16块”“好,那我等会儿微信转给你。”“要得,如果有什么需要你就给我们打电话发微信都可以。”
今年26岁的柴田若梅是保宁街道办事处寓思园社区的一位居民,同时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更是一名刚期满转正的共产党员。因疫情在家上网课的她通过社区了解到,近期大部分网格员因感染病毒身体不适,很多网格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柴田若梅主动到社区报名承担起网格员工作。全面摸排走访,精准掌握疫情,对重点人员随时关注,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成了柴田若梅工作的重中之重,她说,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服务有方”。对我们非常关心,有啥需求医药、蔬菜,只要一个电话或者在群里说一声他们就能够给我们送上门。
我了解到我们社区其实有很多老人,一方面他们有可能自己腿脚行动不便,另外一方面因为疫情来了他们也不太敢出门,所以我就主动承担起了帮他们跑腿、买东西然后送东西这些工作,也希望力所能及帮到我们社区老人家们。 宋友森是江南街道办事处白溪村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是一名兼职网格员,为做好疫情感染高风险期全村的群防群控工作,宋友森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将自己牢牢“钉”在岗位上,每天按时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健康状况,为感染后的村民心理疏导、建立村民健康台账,成了他近段时间工作的重点。为缓解感染人员的心理压力,宋友森面对面与大家交流、谈心,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在疫情防控放开之后,每个网格员对所负责的10户,每天进行走访、登记,有需求农户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对每户的健康情况心中有数。
千家万户勤奔走,细致排查不放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市重新划分了543个网格,其中城市专职网格员263名,农村兼职网格员280名。在城区,推行“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制度,组建街长、楼栋长、院落长“三长”队伍,建立楼栋长、院落长包联群众制度,深入联系群众、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关切;在农村,试点探索社会治安联动机制,按照10-20户规模划分精微网格、设立中心户长,配合网格员工作,充实网格力量;全市网格员拧成一股绳,为辖区居民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共同构建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基层防控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