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七里街道严格按照“三个聚焦”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服务理念,紧紧围绕“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总体目标,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全力推行规范化管理,让政务服务更有力度。一是办公场地规范化。标准化打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严格按照“三化”建设工作要求(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规范街道及各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名称标识、窗口及工作牌,完善办公设备及部分便民设施。二是服务事项规范化。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统一制定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办事指南,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管理制度逐一上墙。三是人员管理规范化。严格落实“AB岗坐班制”,每个岗位配备至少2名工作人员,这样就确保不因工作人员缺位导致群众办事跑“冤枉路”,也真正实现了履职不断档、工作不缺位,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街道坚持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将凌家坝、河口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进行亲民化改造,成功创建省级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参与型、政务服务型示范社区,让政务服务更有亮度。一是改空间,干群关系和谐化。规范设置各类区域,将服务柜台更换为“互动式”服务桌,实行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办事,把更多空间用于服务群众,缩短干群之间的距离,也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二是添内涵,功能设置多元化。精准对接社区不同群体需求,引进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招募志愿团队等,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文化娱乐、调解咨询、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设立妇女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温馨图书室、新市民技术培训站等特色功能室,打造为民服务示范品牌。三是强务实,为民服务亲民化。设置党务政务、社区治理成果、居民生活掠影等展示空间,提升政务服务大厅的亲民性;同时,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事时限,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为切入口,细化“一刻钟”办事流程,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高。同时,为切实做好重点民生事项,更好更快方便群众办事,实现就近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中心不断健全完善村(社区)代办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一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原则,将计生、劳保等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到20个村(社区)实行集中代办,住户不论户籍均可就近咨询、办理业务,打造“零距离”政务服务。二是搭建资讯开放平台。利用村(社区)电子屏、手机客户端、小区展示栏、业主微信群等,实现惠民政策、就业培训、房屋租赁等各类信息的循环碰撞、智能推送和共享应用,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目标。三是搭建志愿互助平台。充分利用村(社区)活动阵地,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司法援助;建立儿童、老年人活动之家,提供安全可靠的儿童、老人临时托管服务,最大限度为居民分忧、为社会担责。同时,各社区积极探索“开放式”综合服务大厅模式,推行节假日正常提供饮水、充电、阅览等政务服务,将服务向居民小组、楼栋、院落延伸,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来源:七里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