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3|回复: 2

千万别碰!这个外来入侵物种泛滥,疾控专家提醒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28
发表于 2022-4-24 1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最近,
在广东惠州江北的一处公园里,
湖边的地面上、
露出水面的石头和植物茎叶处,
都能看到许多
桑葚般大小、粉红色的不明物体。
这是什么东西?

171528np33483plh6nu3lz.png
171528dk4vqd9z94i8kk2v.png

这些粉色物体,
正是福寿螺的卵聚集而成的。
福寿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
卵粒排列整齐,呈鲜红色,
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
远看像朵粉红色的“花”,
是个不折不扣的“蛇蝎美人”。
疾控专家提醒,
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

171528occxxt1cncnn6bxc.png

来源:上海农业农村委员会

有市民说,
好多鱼塘都有福寿螺。
福寿螺有没有毒?
能不能吃?
听听专家怎么说。

一只福寿螺,竟有千条虫


福寿螺原产于美洲,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后,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它们在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下,繁殖能力惊人,每只螺一年能多次大量产卵繁殖;成螺即使在无水和无食物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来。

湖南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研究员戴清明等专家说,近年福寿螺高发的稻田,幼体福寿螺每亩密度最高能超过10万只。一些地方已经将福寿螺灭杀、清理工作常态化,防治任务很重。


汉寿县沧港镇新兴社区种粮大户刘志军说:“去年我家200多亩田,有170多亩发生福寿螺灾害,有的稻田每平方米能找到20个成螺,几天时间就能把田里的禾苗吃得一干二净。”

目前,福寿螺已经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不仅是农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杀手”,而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曾经有专家对福寿螺进行过实验,发现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6000条,未煮熟食用后,轻则发烧拉肚子,重则危及生命。

171529da03e4r9cce4kch0.jpeg

随着气温升高,最近在广东多地出现福寿螺泛滥的现象,疾控专家提醒,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

广东惠州市疾控中心寄防消杀科副科长邱卫卫提醒,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碰和把玩福寿螺,外环境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很多。

福寿螺和田螺  傻傻分不清?


民间有句谚语——清明螺赛肥鹅。螺肉劲道Q弹、肉质饱满,是餐桌尤其是夜市上一道美味佳肴。

福寿螺和田螺外观相似,一些消费者难以区分,误将福寿螺当田螺食用,导致悲剧的发生。

实际上,这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从个头来看,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

再从颜色上来看,福寿螺颜色偏黄,而田螺偏青褐色;

另外,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大家可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171529zp3ojhhmp6p6pph3.png

来源:上海农业农村委员会

这些食材必须煮熟


黄鳝、小龙虾、淡水鱼、火锅肉等常见食材,如果不经煮熟即食用,也有感染寄生虫风险。

171529a0n0um4fkudn22cu.jpeg


171529nhrwfwjswstqq01s.jpeg
171529li99i4w9mfx9jgrg.jpeg

171529nbjw49uzd4dudd4o.jpeg
171529cqcd63up8163s3dg.jpeg














4招远离寄生虫


老话说,“病从口入”,平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把食物彻底烧熟煮透。

教大家4招远离寄生虫:

171529xhqqchadq7ck97am.jpeg


你能分辨田螺和福寿螺吗?
快转发给家人朋友看看

来源:央视网快看、半月谈、人民日报、央视财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阆中网友
大阆中网友  发表于 2022-4-25 07:48:25 | 来自四川
妈呀,才吓人啊,希望没有人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8

主题

6878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5336
发表于 2022-4-25 10:0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少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9-2 05:38 , Processed in 0.12459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