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数年的民俗节目表演,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期间再次亮相古城的街头,从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的“巴象鼓舞”表演,到70岁的赵奶奶带给你的风趣幽默的说唱,都让人感到振奋,上阵表演的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精气神让年轻人都啧啧称赞。
朴实的乡音,机智幽默的说唱,彰显力量和粗狂的鼓舞展现了阆中人细腻与豪迈,激励着年轻人一路向前...
“巴象鼓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舞蹈,为古巴子国国都所在地阆中土著族所独创的舞蹈,是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殷商时为民间祭祀舞蹈和狩猎舞,后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领巴人组成汉军先锋时作为战地歌舞,它规模宏大,气势如排山倒海一般,鼓锣一响,威震四方,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这种鼓舞结合的形式被国内舞蹈专家喻为舞蹈的活化石,也是阆中古城街头文化活动的亮点。
媒婆是过去男女在相亲中的说客,延续千年至今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现在人们称的“红娘”或“婚介所”就是过去的“媒婆”。 “媒婆”最先都是年龄较长的一些妇女在扮演,不仅需要较好的人际关系,还需要口才。再过去,婚姻成不成全靠“媒婆”的一张嘴。
今年70多岁的赵奶奶从小就是个“戏迷”,阆中古城旅游刚刚兴起的时候,她就带着一帮姐妹活跃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给大家表演“川北婚嫁”,“拽轿”等民俗节目,是阆中早一批“网红”,她表演的“戏说媒婆”不但风趣幽默,还把过去一些“媒婆”认钱不认情的心理表演的非常细腻,她是如何表演“媒婆”的,点开视频一起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