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鲜出炉 来自四川的考古“双子星” 稻城皮洛遗址 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双双入选 这是继3月中旬两大考古项目获得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主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之后,再获业界殊荣。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迄今已举办了30余届。本届评选,主办方从全国报名项目中遴选了32个项目参加初评,其中20个项目进入终评。最终,四川两大项目在激烈角逐中双双脱颖而出。 四川考古界顶流CP“皮堆堆” 顶峰相见 它们一个拥有目前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 另一个则最新出土了 世界最大青铜面具 一组海报带你再次认识它们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项目一直备受瞩目。截至目前,6座新发现“祭祀坑”已经出土编号文物上万件,而近完整器超过2400件,其中铜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鸟形金箔饰、铜顶尊跪坐人像、铜扭头跪坐人像、铜立人像、铜人头像、铜面具、铜尊、铜罍、铜“神坛”、铜龙、铜网格状龟背形器、玉璋、玉戈、玉凿、神树纹玉琮、玉器座、玉刀、石戈、陶矮领瓮、陶尖底盏、丝织品残痕、象牙雕、海贝等,部分文物从造型、纹饰来看,均为此前所未见。
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促进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礼仪和祭祀体系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进一步阐释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
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出土的大量遗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出土的若干新器物,如K3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铜圆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丝织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认识。 此次获奖的另一项目——稻城皮洛遗址,则被誉为一次具有世界性重大学术与社会政治意义的考古新发现,将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力。
皮洛遗址位于稻城县,海拔3750米。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近万件石制品和用火遗迹,首次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遗址发现的手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也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为研究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关键的证据;遗址连续的地层堆积、完好的埋藏条件和清楚的石器技术演变序列,展现了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历史进程,为研究人类扩散、适应高海拔环境提供了重要信息。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以时代早晚为序) 1、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2、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3、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4、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5、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6、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 7、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8、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9、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10、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