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街道紧扣作风整顿要求和辖区实际,坚持“三抓三促”持续推进作风转变,有效地促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大解放、执行能力大提升、作风纪律大改进,持续奏响作风整顿“最强音”。
一是“把脉式”立制。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安于现状、“庸懒散”、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及时把脉问诊、建章立制,先后出台《河溪街道机关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河溪街道机关管理制度》《村居干部监督管理办法》《村居干部应知应守“四项规定” 》等文件,坚持用制度根除作风顽疾,实行精细化靶向监管。 二是“点穴式”定责。重新对工作人员和岗位进行调整,将责任划分到岗、安插到人,避免因岗位交叉,工作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等情况;同时,日常履职推行“下派任务清单—责任人牵头落实—督查监督跟进—限时办结销号”的清单工作法,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验靶式”考核。探索推行村居目标绩效考核,用考核分数量化工作成效,将考核结果每月评比排位、每月晾晒剖析,并强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进一步促进了村居高效运行,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营造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干事氛围。 一是干部学历大升级。实施农村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动员10余名村居常职干部、后备干部踊跃报名提升本、专科学历,动员4名机关干部报考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通过学历提升,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村居干部大专以上学历25人,占35%,机关本科学历以上40人,占55%;二是业务能力大提升。积极开展村居干部全覆盖业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专家大讲座等活动,通过培训提升干部正确履职、高效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干部致富“领头羊”作用。三是思想认识大改造。积极开展党性观念、作风纪律、先进英模、反面警示“四项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促使思想改造触及灵魂,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形成学习英模、创先争优的良好风尚。 三是热心办民事。推行便民服务“只跑一次”和村级代办服务,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明确村级代办事项清单、各村(居)网格固定代办员、业务代办流程,通过送服务上门,做好“一站式”服务,促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 三是热心办民事。推行便民服务“只跑一次”和村级代办服务,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明确村级代办事项清单、各村(居)网格固定代办员、业务代办流程,通过送服务上门,做好“一站式”服务,促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 来源:河溪街道办 张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