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1万
135
4万
网站编辑
你要玩儿哪个?
然鹅
不明白吗?
不明白就往下看
2021年10月,家住我省某县的12岁少年涵某在“快手”APP上看到一个“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视频,心动之下与对方联系,随后按照要求加入了一个QQ群。
进群后,管理员让涵某发送游戏ID,继而告知其需要添加家长微信才能领取免费皮肤。涵某窃喜自己正好拿着妈妈的手机,马上登录微信扫描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心想这下就可以领取炫酷的游戏皮肤了。但是,却突然被告知由于官方检测涵某母亲的微信号异常,扫码后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对方要求马上解除异常,并恐吓涵某如果不解除就报警、通知父母,还要让他赔偿损失、去坐牢。
(▲骗子恐吓涵某)
涵某吓呆了,立马给对方联系,骗子又以视频通话的方式手把手向其演示如何解除异常,并且威逼不能告诉家长和朋友。最终,涵某根据对方的引导进行操作,一步步将妈妈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行卡中共计3万余元转走。
第一步:撒网锁定目标
在论坛网站、社交平台、手机游戏等界面中发布“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小广告,引导青少年添加骗子的QQ或微信。
第二步:诱骗+威逼+恐吓
待青少年联系骗子后,骗子便告知其需要添加家长微信后才能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当青少年使用家长微信扫描骗子发来的二维码后,随即用“微信异常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报警”、“赔偿”、“坐牢”等方式威逼恐吓青少年。
第三步:扫码转账
玩游戏有时间限制?
解除“未成年防沉迷系统”来帮你!
案例回顾:
近期,省内某市一少年何某(10岁)迷上了手机游戏,但是因为“未成年防沉迷系统”的设置,只有在周五至周日每天可以玩一小时游戏,超过时间就会被强制退出。小何为了延长游戏时间,便在网上搜寻解除方法,后通过抖音APP找到了一名自称可以解除防沉迷系统的人。
添加为好友后,对方称只需22元就可解除防沉迷模式,小何立即答应对方要求,但骗子提出需要用家长手机认证激活,以此诱导小何登陆父母微信账号,并要其求下载注册“网易会议”APP。
(▲骗子套路小何)
小何急于解除防沉迷模式,所以完全按照对方指令进行操作,先后多次使用父母微信扫描骗子提供的二维码,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转账4万余元。在多次转账后,对方又以“未充值成功需要重新认证” 、“账号特殊”等理由要求其继续转账。此时,小何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告诉了父母。
第一步:广泛撒网,愿者上钩
骗子在抖音、快手、QQ群、贴吧等社交平台广泛发布虚假广告,谎称可以破除防沉迷系统限制。当青少年玩游戏超过一小时被强制下线后,便开始在网络上搜寻各种破解方法,最终通过虚假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添加骗子的微信或QQ。
第二步:诱骗消费,花式转账
当青少年联系骗子后,骗子首先告知其只需转账少量金额就能解开防沉迷限制。青少年心动并付费后,骗子又以“需要激活”、“账号特殊”等理由要求其继续转账。
第三步:多次转账,骗子消失
待青少年多次转账后,“未成年防沉迷系统”还是未解开,青少年有所警觉或骗子认为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时,便消失不见。
2021年12月,家住我省某地的青少年小贾(13岁)使用妈妈的手机时看到一个游戏广告视频,上面显示可以超低价购买游戏皮肤。小贾心动后,立即与对方取得联系,后按照要求进了一个QQ群。
(▲小贾想低价购买游戏产品)
(▲转账截图)
青少年被骗
家长想挽回损失又被骗
这是为什么呢?
认真看看骗子的套路!
第一步:低价引诱目标
骗子在社交平台上大量发布“低价出售装备”、“低价买号”、“低价充值游戏币”,需要的请联系QQ之类的信息,谎称可以用低于官方的价格来充值、购买游戏虚拟物品,以此诱骗青少年。
第二步:引至虚假平台
当青少年联系骗子后,骗子会向其提供一个虚假交易平台,要求必须注册账号并充值后才能购买游戏装备等虚拟物品。当青少年购买后,骗子又会以需要联系客服发货为由让其联系虚假交易网站上所谓的“客服”。
第三步:诱骗事主转账
警方提醒
最后,一首防诈版《少年》送给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8-4 05:57 , Processed in 0.10202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