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26|回复: 5

萌娃网红短视频账号月入15万,这样“啃娃”真的好吗?

[复制链接]

5212

主题

228

回帖

1万

积分

编辑

积分
16728
发表于 2021-12-24 16: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今天

#如何看待啃娃族#

冲上微博热搜

161825p66x6rxsbvvg8rt6.png

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不少家长跟风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但随着同质内容增多,不少账号开始“另辟蹊径”,出现了2岁孩子吃播、穿着尿不湿的萌娃下厨房做菜等模式。

随着萌娃短视频爆火,大量的广告也会随之而来,这也导致一些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账号当作生意来经营。翻开一些账号主页,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荐”“找我官方合作”等标识。有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的家长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万元。 

父母把3岁女孩喂到70斤

只因吃播能赚钱

去年,3岁的“吃播博主”佩琪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她的体重实在太夸张,3岁的佩琪已经70斤重了。不少网友留言建议佩琪注意饮食平衡,但佩琪的爸妈视若无睹继续让孩子吃播,还经常兴奋地宣布:“马上突破100斤!”

在一个视频中,大人不断给小佩琪添食物,小佩琪用稚嫩的声音反复央求:别弄了别弄了别弄了。她父母一边嘴上答应,一边把她刚吃空的盘子加满。

161825dlgg2t2d6a4f49d6.png

161825a6wdmywm5526t5kr.png

荔枝视频截图

该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之后,西瓜视频平台回应:此前已经监控到佩琪的视频以及网友的反馈,由于其账号的投诉密度变大,平台已经于上周对其视频和账号进行了封禁。

“啃娃族”一词上热搜后

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人猜测

“是不是和啃老族是同一拨人?”

一些网友持反对意见

因为

“孩子应该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情”

“家长不应该畸形化圈钱”

也有网友认为

“符合正常发展规律就行,

相当于孩子自己赚钱养自己”

“强啃要不得,小啃很正常”


文旅部发文!

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据悉,近年来,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艺术品等网络文化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动了数字经济发展。

161825mj61k44aux4ulu37.jpeg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网络文化平台存在“儿童邪典”内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产生错误影响,严重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入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包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法治观念教育、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要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包括切实强化用户识别、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坚决阻断有害内容、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有效规范“金钱打赏”、持续优化功能设置;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包括着力规范行政审批、研究完善监管制度、切实畅通举报渠道、持续强化巡查执法、加大信用监管力度;要优化网络内容建设,包括增强正向价值引导、丰富优质内容供给;要指导加强行业自律,包括积极开展道德评议、规范网络主播管理。 

川网评“炒作网红儿童”

“啃小”坑娃不可取

近年来,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网络文化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网络文化平台存在“儿童邪典”内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产生错误影响,严重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短视频时代,由流量引发的“造富神话”,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把孩子打造成网红,引来流量,实现变现。于是,有的家长利用孩子编段子,打着童言无忌的幌子,博眼球、赚打赏;有的家长制作表演脚本,靠哗众取宠求粉丝关注;有的家长毫无底线,让孩子大尺度跳成人舞等等,“儿童网红”俨然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型消费品。很多人还记得,去年8月的“三岁女童被喂到70斤当吃播赚钱”一事。这个被父母起网名“佩琪”的孩子,没有动画片里小猪佩奇的同款快乐,早早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被迫营业,沦为父母的捞金工具。

对炒作“网红儿童”坚决说不。父母偶尔帮孩子通过短视频分享一下快乐生活,就像在朋友圈“晒娃”一样,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网红儿童”通过专业化包装、产业化运作打造而成,其父母和团队会定期更新视频,而视频的制作也有脚本、有台词,这时候不难发现,视频中看似天真烂漫的孩子,其实已经成为成年人赚钱的“工具人”,而他们作为孩子本身的天真,成了被利用的道具。就此,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提出“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监管部门对各种借“网红儿童”牟利的不当行为要露头就打、决不姑息,在严格管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的基础上,对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或带货牟利的账号,坚决依法予以严处,加大对制作、传播不良网络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保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乱象。网络监管部门、平台、自媒体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堵塞漏洞,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必须为他们的生长留下一片“净土”,让孩子们的童真免受网红“名利场”的腐蚀。加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儿童参与商业活动进行立法规范,从源头上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以法律刚性来堵住网红“儿童化”的口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育儿观,摒弃功利短视的思想,公众要擦亮眼睛,抵制“啃小”牟利。相关职能部门和网络平台严格落实主播准入条件和年龄限制,建立起干预手段,建立起儿童网红化的防火墙。(作者:潘铎印)

小孩子的童年从婴幼儿开始到青少年的阶段

是孩子认知世界,培养价值观的过程

不应该被成年人利用牟利

如果孩子长期“浸泡”在父母灌输的利益之下

生活在父母的层层包装之下

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

早早背负流量变现的压力

被按下成长加速键

很容易形成扭曲的三观

不利于塑造儿童健康的性格

要珍惜孩子童年的价值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身心成长规律

顺其自然地长大

你怎么看“啃娃族”?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丨综合自四川新闻网、央视网、央视财经、网友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阆中网友
大阆中网友  发表于 2021-12-24 21:15:35 | 来自四川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562

回帖

46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654
发表于 2021-12-25 10:2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讨厌看那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152

回帖

789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899
发表于 2021-12-25 12:4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讨厌这些人不劳而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21

回帖

426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262
发表于 2021-12-25 13:1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讨厌看那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83

回帖

522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20
发表于 2021-12-25 15:5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还有利用老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8-2 02:23 , Processed in 0.07602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