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5212
228
1万
编辑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ID:zqbcyol)综合整理自长江日报、人民日报、网友评论等
近日华中农大团队找到控制鱼刺基因有望实现吃鱼不挑刺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华中农大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和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已经分别在鳊鱼草鱼和银鲫身上试验了敲除调控鱼刺生长的主效基因获得的第一代杂合体(F0代)的少刺鱼生长良好,形态正常习性和普通有刺鱼没有差异此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的吃货DNA动了有网友提出更多大胆的想法对于会不会影响鱼游泳的问题@华中农大水产学院 表示“大可不必担心!”“吃货福利”的背后是科研人员日复一日的试错和研究12月18日高泽霞教授讲述了以“无刺鱼”为攻关课题的来龙去脉挑刺三个月鱼刺研究中的国内第一个专利据了解鱼刺学名叫肌间骨是由肌膈中的肌腱骨化而来从形成来源上看鱼长刺其实就和人类长骨刺一个道理鱼刺除了在食用时的麻烦也是大规模机械化加工的障碍2012年博士毕业不久的高泽霞选择了让鳊鱼有刺变无刺的课题“创制”无刺鱼的关键是找到调控鱼刺生长起主要作用的基因(主效基因)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将每一根细刺从鳊鱼身上小心翼翼挑出来剔掉结缔组织在降解之前快速放进液氮保存再快速提取RNA快速进行基因表达虽说是快速但将鱼刺一根根从鱼身上挑出再到基因表达完毕整个团队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才提出了高质量的鱼刺RNA他们最终筛定出候选的近50个基因正因为这次“挑刺”的程序非常专业、准确改进了提取RNA的方法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全面鱼刺基因表达高泽霞就此申请了鱼刺研究中的国内第一个专利苦寻7年鱼刺变了,鱼肉不变高泽霞教授团队将找到的近50个基因放到标准模式鱼斑马鱼身上做验证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一个一个依次敲掉这些基因看鱼刺的生长有无变化、怎样变化验证的过程一干就是7年 2019年底的一天“突然一下子”主效基因出现了这次真的是无刺斑马鱼几百条鱼无刺的表型非常稳定再经过几代繁育后代斑马鱼也都是无刺鱼可以确定找到的就是主效基因这是一个所有有刺鱼类都含有的共通基因经过测定虽然鱼刺变化了可鱼肉中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和普通有刺鱼没有显著差异肉质不变 目前获得的第一代杂合体(F0代)的少刺鱼生长良好,形态正常武汉的鳊鱼两年一成熟鲫鱼一年一成熟再将这些成熟的杂合体少刺鱼经过纯化繁殖一代到第三代(F2代)就可以获得纯合体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真正无刺鱼 无刺鱼要来了你期待吗?
鱼刺研究中的国内第一个专利
使用道具 举报
0
3239
7663
论坛元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8-1 05:50 , Processed in 0.07473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