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阆中市政协“古城保护与利用”有事来协商的例会上,几名从小生活在古城的老人从小处着眼保护古城的建议赢得与会政协委员赞同,市政协副主席宋林勇参加座谈会并就如何扩大协商成果进行指导。
“古城北街160号原红军院打围墙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从今年4月份通过协商平台反映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建议综执局、建设局、古管局、保宁街道办事处联合办公,依法进行规范,该拆除坚决予以拆除”,当天的座谈会上,市民刘先生率先发言,针对随意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古城形象的现象表达了个人观点。如果古城居民都像这样干,严重影响我们古城的声誉。他建议在古城保护专项资金中对老旧小区改造户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原住民保护古城民居风貌格局。
市民王先生和宋先生建议古城的店招以及匾额楹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具有和古城相符合的文化内涵。清除景区景点墙壁上的标语,景点门口的遮阳伞,要对市民、导游普及阆中古城的基本知识。
市民侯先生不仅是古城的老住户,而且还是一家大院的业主,对古城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建议凡是入住古城的项目,职能部门,应强化过程监管,监督项目在规划和建设中严格遵循《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对改变古城风貌格局的行为要坚决说“不”。
“古城要守其名、守其城,要让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符其实”,市民王先生、蒲先生和宋先生建议对古城中为数不多的古旧遗物加强保护,对重点街道的垃圾桶进行合理摆放。
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斌建议:要保护古城,必须理顺古城管理机制;加强古城街面的巡逻巡查;管理要实现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协商要注重成果转化,把协商问题转化办理的结果实时通报,将各相关单位办理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在听取市民意见和政协委员发言后,市政协副主席宋林勇认为:市民反映的问题很专业、站位高。“有事来协商”平台收集的信息要及时同相关部门沟通,跟踪办理,并将结果及时给市民代表反馈,促进协商成果转化;同时要加大对《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的宣传。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为准绳加强古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