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实验小学一直高度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以此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今年以来,学校通过教师全员培训、学生专题教育、心育活动渗透等多种途径,全员、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和师生心理健康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教师培训走在前面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得有自我心理健康并懂得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老师。11月22日,该校举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赵丽以“从自我关爱到关爱他人”为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
在第一部分“教师的自我关爱”中,赵老师带领全体老师进行放松练习,引导大家在安全积极的氛围中看见自己、遇见美好;通过对生命的多维度思考,学会打开生命更多的可能性,接纳自己,把握自己,让人生多维多彩。现场的体验活动让老师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挑战少了困扰、多了释然。
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赵老师结合具体案例,教给老师们识别学生是否面临心理危机以及如何用适当、安全的方式进行预防和干预的方法。她希望老师们能从学生的情绪、想法、身体反应、人际交往等细节中去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师生互助、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力量,从认知上引领,从情绪上疏导,在行为上调控,帮助学生愉快、健康地成长。 学生教育常态开展 本学期初,学校针对中高年级集中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向学生宣讲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家从学会学习、培养注意力、学会情绪调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增强自信等方面保持心理健康。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小麦听听”,坚持面向教师、学生、家长推送相关内容38期,实现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更大范围普及。
各班级经常性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师生间、生生间的深入交流和充分互动,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敞开心扉的平台,也给了班主任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多机会。
各班级设立的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为了让他们更好发挥作用,11月3日,学校开展了心理委员专题培训。经过赵老师的讲解,大家明白了心理委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知道了哪些情况可以给予同学有效的帮助,哪些情况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各班心理委员正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的好帮手。
教育氛围用心营造 在大课间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是该校常态化开展心育活动的有益尝试。学校创编的绳操和心理健康调适操,让学生在欢快的律动中放松身体、舒展情绪,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学校以“养心·为学”为主题打造的校园文化,在文化墙、文化长廊、花园中的心育温馨提示语、教室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等处多有体现,在润物无声中把积极阳光、自信自强等健康的心理品质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