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阆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未入学的城乡中、重度残疾适龄儿童,采用面对面、一对一教育方式“送教上门”,实施针对性康复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点亮他们学习的“心灯”。 11月25日早上,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早早来到学校,在准备好课件后分别前往千佛镇、老观镇、峰占乡等地,为学区内贫困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驱车两小时,特教教师来到峰占乡特殊儿童小江的家中。今年10岁的小江,患有先天性的下肢畸形,指令意识差,也没有自理能力。针对小江的情况,特教老师制定了详细的“送教计划”,通过和他做精细化互动游戏,锻炼他下肢的协调性以及对指令的认识,几次送教下来,小江与老师也逐渐亲近起来。
老师们来教我的孙子,确实变化很大,让我们很感动,确实现在也认识一些字,身体越来越好。
家住老观镇的何文煜是个不幸的孩子,今年14岁的他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市特教学校的老师每周四下午就会来到他家,与他交流沟通,做游戏、作康复训练,提高他的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两年来的坚持,让他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老师很辛苦,非常耐心的来培养他,现在还是有一点(好转),老师太辛苦了,我真有点感动,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同样,在三庙乡有智力障碍的小宛萍也在送教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阅读训练。这个患有癫痫病孩子智商相当于三岁小孩,特教学校老师的帮教让她有了明显改变,不仅爱和老师交流了,脾气也好了很多,还会给老师讲书上的故事,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通过这两年的送教上门发现,这个孩子现在变化很大的,首先她的文化知识,她能认很多的字,能数数,能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这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心理也有一些问题,我们还进行了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中、重度残疾儿童的方式。送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让这群特殊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