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三项工作,从课堂提质到作业管理再到课后服务,三个维度形成了学生减负体系,让“减轻学生负担”这一政策落地生根。
课堂提质有路子。该校教研课改机制健全,学校成立了一、二、五、六、九,五个年级组及一个艺体组共六个教研组,挑选市级教学能手承担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本学期,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多轮的观课活动深入课堂,诊断课堂存在的问题,帮助青年教师优化课堂结构,引导教师时刻立足于“教”学生“学”,着眼于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启发、引导、组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把“减负、提质、增效”作为教研课改活动的关键,开展多次互动议课、案例分析、成果交流、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从个体教研到群体教研,强化团队形式教研组织体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业管理有方法。本学期,该校把作业管理放在常规管理的首位,出台了《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对作业类型、作业量、作业时长、书写要求、批改要求做了细致的要求。同时,建立了《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业公示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共同讨论本周的作业布置设想,每班的教师再进行细化,并进行登记。在督导作业管理中,除了在每月教学常规检查中重点检查学生作业外,还落实“一日作业抽查制度”,由教务处牵头不定期走进班级,抽查学生当日或前一日的作业总量和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公示并整改,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校内公示栏公示,接受家长和群众监督。
课后服务有特色。该校本学期的课后服务形成了学科辅导+兴趣社团的模式,第一节为学科课后服务,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难题难点,进行细致地讲解,并加强个性化辅导,让学生“犯难”的知识在课堂上消化。第二节课后服务为兴趣社团,学校建立了社团管理制度,挖掘、发挥教师特长,为各个社团的开展定地点,确定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场所,指导教师注重校本化的活动内容的开发,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活动内容。学校在本学期开展了多个社团,社团涵盖少儿足球类、少儿篮球类、乐器舞蹈类、绘画手工类、语言益智类。全校学生全员参与各类社团,每位学生每周都会参与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最靓丽的底色。
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从课堂提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三个维度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今后,学校还会以“双减”政策为契机,继续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科学规划学校的长远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有温度、有特点、有品质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