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王先生,
因为工作压力大,
每天都靠奶茶和可乐“续命”,
结果却差点丢了命。
把奶茶当水喝的王先生
很快出现了头痛、视力模糊、精神状态差等症状,
最后甚至直接昏厥在家中。
经送医检查后医生发现,
王先生颅内有将近15厘米的静脉血管出现栓塞。
最终医生通过微创手术,
才将王先生颅内的血栓取出。
更是因为无节制喝奶茶,
导致血糖爆表,
确诊暴发性糖尿病直接被送入ICU。
奶茶、可乐这类饮料,
本身就是迎合年轻人需求的商品。
它们口味丰富,卖相也好,
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日常甜味饮料的需求,
又具备强烈的社交属性和大量的文化赋予空间,
受年轻人追捧也是顺理成章。
甜味饮料偶尔喝喝可以,
但它们不能代替水!
因为大部分饮料,
多喝无益!
敲黑板
含糖饮料的成分有大量果糖,其本身虽然并不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可以导致脂肪合成的显著增加,使体重增长;一些饮料中的色素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就达到了每杯35g。长期饮用此类饮料,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加重身体消化负担。人们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降低食欲,导致营养失衡,影响身体发育,诱发超重、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有些奶茶中的“奶”是用植脂末代替牛奶,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科学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用植脂末做的奶茶,每300ml(相当于中杯奶茶)中就有0.5g到2.7g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长时间喝奶茶就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奶茶中的“咖啡因”还会让人兴奋。健康成人单次咖啡因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00mg,然而市面上的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在270mg/L。
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盐和大量二氧化碳成分,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钙元素的吸收,不利于人体骨骼发育,诱发缺铁性贫血等症状。此外,健康的人体多呈弱碱性,血液中的酸性物质过多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此时你的小脑瓜是不是有个完美的想法蹦了出来:
喝无糖饮料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听起来,
无糖、低糖饮料能让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
在享受喝甜饮料过足嘴瘾的同时,
又少了很多“罪恶感”。
但其实,
很多无糖饮料比很多有糖饮料还甜,
这是因为添加了非糖类的甜味剂。

而无糖可乐这类碳酸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