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1|回复: 1

送别!袁隆平院士今日安葬,仪式上的这句话看哭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35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41128
发表于 2021-11-15 14: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11月15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来源:中新视频

灵骨安放仪式现场,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下的这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141453uw2vvjxqjhlzlq4v.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有网友说:您的叮嘱,我们永远不会忘!

141453upyyjnfzzcjr3zq6.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etso7o709xxxs0m7.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hb1x8zxmmrmsw7g6.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dusumhunimsamu7u.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t1s1xpxwwscu6uu6.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ldb2gxpyvi5v37vf.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hn7mm9j7gnmam0gj.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ba6dqnt3naqw3gbd.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pxedizs85z9qgijb.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41453gdiduq1rirddrff7.jpeg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闻着他最爱的稻香,先生永久地睡了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袁隆平被这些景象深深刺痛了,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

141453kdwjkwpqjk3gcg7c.jpeg
袁隆平(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976年,袁隆平育成的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随着中国水稻研究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2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植物生物学研究已经确立了在全球的卓越地位。特别是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可谓“中国的复兴”
  
多年来,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时出现,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永远只有一条:下田实践。
  
“在田里,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很热。腿在田里冷水中泡着,很凉。但我们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
  
进京之前,袁隆平先是下田跟超级稻告别。回去后的第一件事,还是下田。

141453gozi2qemb1qga1z2.jpeg
袁隆平(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唐梦宪 摄

三个曾与水稻相关的梦想,如今全部实现

袁隆平曾有三个与水稻相关的梦想:
  

  • 第一是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 第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做出贡献;


  • 第三是希望在我国的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


亩产700、800、900、1000公斤……5月9日,三亚早造水稻测产取得亩产1004.83公斤的成绩。这是袁隆平团队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首获丰收。

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确保“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而中国的杂交水稻,早已走出了国门。

在袁隆平和一大批中国科研人员的前赴后继下,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2020年,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块各1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专家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袁隆平的三个梦想均超额完成。
  
今年10月17日 ,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亩产1500公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

袁隆平曾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如今,袁老的愿望正在接力实现。

141453atwuwk1jqiz7eewk.jpeg
图为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测产现场。杨华峰 摄

网友:会珍惜粮食,更会永远记住您!

141453hq2qql3td122vq2c.png
141453sy1nlcbgw21r2beb.png
141453itntfjysmpctfx7s.png
141453kzhudfmanz49gana.png

141453qoog4llogdgk0goo.jpeg

袁老千古,
一路走好!


来源:中国新闻社(ID:CNS1952 综编梳理:丁宝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阆中网友
大阆中网友  发表于 2021-11-15 17:09:46 | 来自四川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21 14:10 , Processed in 0.07068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