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01|回复: 0

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阆中的家长你的孩子或许...

[复制链接]

5212

主题

228

回帖

1万

积分

编辑

积分
16728
发表于 2021-11-13 14: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微信图片_20210524084004.jpg

教育家 · 快评


近日,教育部针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其中明确我国将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近年来人们对于抑郁症群体较以往更加重视,据之前央视的报道,抑郁症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与此同时,抑郁症的低龄化趋势肉眼可见,今年三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这些是已掌握的情况,而“水面之下”的部分更未可知。

不同于成人能够较早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问题,青少年对抑郁症的识别和干预程度还比较低。压垮不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来自家庭:家长在孩子发出“求救”信号时,仍不愿相信他们是真的出现了问题。“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不愁吃喝,连袜子都不用洗,怎么就得了‘抑郁症’呢?”“我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他们就这么脆弱?”

是因为孩子们变脆弱了吗?时代飞速发展,孩子的确在变化,但“脆弱”二字难以概述这种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看到,孩子们周遭的一切已大不相同:教育内卷化、激烈的竞争、父母过高的期待、朋辈间不可避免的比较... ...这是孩子们不得不面对的世界。很多家长自身都处在焦虑之中,又怎么能去责怪孩子的脆弱?

青春期原本就可能出现自尊、敏感、孤独等各种小情绪,偶尔出现不良情绪是正常现象,抑郁症与之不同。它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孩子陷入长久的阴郁,持续的、无休止的悲伤、疲惫或愤怒时,家长不妨尝试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及早开始干预、带孩子接受系统治疗。

现在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无微不至地为孩子做好学习的“后勤保障”工作,但是如何提供物质之外的精神关怀,“接住”孩子的情绪,家长还需下大力气。

这些走入阴霾的青少年可能很早就对生活中的一切丧失兴趣,恐惧上学、不想与人交往... ...但当他们向父母提出诉求时,“他们不相信我病了”,令人听上去心痛不已。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苦苦挣扎,父母的不理解与持续高压使得他们走向“深渊”。

理解孩子的无助,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20 00:46 , Processed in 0.06878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