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6302
177
1万
编辑
人们难以想象无数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英雄父母和天天牵肠挂肚的亲属们当得知孩子牺牲后有着怎样的心境?我给你们添麻烦了22岁的缉毒警旷磊在追捕毒贩途中牺牲当他的同事去到旷磊家中给他的母亲带去唁函看到他家贫寒的情况悲伤得说不出话旷磊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当她得知失去了最爱的儿子见到来人的一句话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他的工作没有做完” 一名缉毒警牺牲后走路都靠人搀扶的85岁老母亲拼了命也要来看儿子最后一眼 这双眼睛死死盯着儿子棺椁所在的方向 当来到儿子棺椁前85岁的老母亲伸手打了42岁的儿子一巴掌并喊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不是约定好在我后面死的吗你怎么能走在我的前面!”这一巴掌,打碎了多少母亲的心 这样的事情时不时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发生着他们寂静无声是一群只能在牺牲后才能重新在阳光下被赞赏的英雄又或者他们从未想过被褒奖被赞赏、被记得一名中国缉毒警说:“如果我不这么做怎么跟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孩子交代真的,我们成了罪人” 一位网友说:“凭什么?偏偏是他们要害怕不安偏偏是他们要藏匿起来生怕被报复他们本是最光明灿烂的存在”他战斗时勇不勇敢?“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他将最好的青春最清澈的爱留在了雪山也将最清澈的爱国心最纯粹的初心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陈祥榕的父亲已经过世当母亲得知儿子牺牲时感觉天都塌了但是当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时陈祥榕母亲说:“家里没什么困难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陈祥榕也曾两次给妈妈写信却都只写下抬头“亲爱的妈妈”就再无落笔 清明节祭扫时陈祥榕的墓前摆着一张来自陈祥榕姐姐的卡片上面写着:“若有来生换姐姐护你” 英雄身后站着伟大的母亲和亲属永远没有履行的“十年之约”左权将军是牺牲在抗战中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将领与彭德怀共同完成“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1942年在突破日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左权身旁爆炸左权头部中弹,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当年在苏联学习时左权曾写信给母亲:“恐十年不能回家”“将全力贡献革命”然而直到牺牲他都没能履行与母亲的“十年之约” 左权牺牲7年后英雄母亲才得知日思夜想的小儿已为国捐躯她并没有恸哭而是找人写下了:“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不久后,老人安然辞世您得舍得(因为)毛主席就舍得!一位网友带父母和孩子去看《长津湖》分享了8岁大儿子的一段话:“妈妈,如果打仗了您舍得送我去当兵吗?”而后他接着说:“您得舍得,(因为)毛主席就舍得!” 当年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沉默了一会说:“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毛泽东与毛岸英但是当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一次清理毛泽东留下的遗物时工作人员在仓库的一个柜子箱底发现一批衣物这些衣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却被叠的整整齐齐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这些衣物已然有些破旧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这些物品不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收拾的他们甚至看都没有看到过 这些不是一般的物品而是他的儿子毛岸英的遗物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隔了26年这26年里毛主席在北京的住处至少搬了5次不知道他是怎样瞒过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让任何人经手这些衣物的这只是一个老父亲对离去孩子的思念默默地压在衣柜底下在每一个曾经翻身起来的深夜他是否会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一样把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来,轻轻抚摸1953年4月毛泽东见到英雄黄继光的母亲时说:“你牺牲了一个儿子我也牺牲了一个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 英雄烈士的亲属也是英雄他们将孩子含辛茹苦养大带着满满的期望与喜悦看他长大、看他成才最后却白发人送黑发人看他“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网友们纷纷评论:“他们是英雄的儿女他们也有着英雄的父母”“不能想象失去孩子的痛苦英雄的父母一样值得我们尊敬”有多少倒下再未醒来的年轻生命有多少伤心欲绝的亲属英雄们总是说:“不需要你认识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也许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烈士和英雄们,并不是无名
驻守边境一线的边防军人高唱《祖国不会忘记》
正是因为有他们在黑暗中守护才有了我们的阳光别忘记!别忘记!别忘记!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湖南日报”、“中国青年报”、微博@共青团中央 、@央视军事 、@她刊iiiher 、@人民日报 、@浪里赤条小粗林 、抖音@侠客行 、@卓越的妈 、网友评论等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大阆中 ( 蜀ICP备2020031798号 )
川公网安备 51138102000094号
GMT+8, 2025-7-12 10:27 , Processed in 0.08258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